大三了,我还处于迷茫期,想得多做得少!
前不久,好友推荐我下载简书。她说:“你喜欢写文章吗?推荐给你,写的好还可以成为签约作家。”我愕然,“才华这东西我还有吗?”好友和我是初中同学,高中和大学不在一块,但彼此保持密切联系。思绪拉回初中,那时的我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还有着一个成为大作家的梦想。“哈!也难怪她会如此对我说。”想到这,心情有些复杂,是怀念?是愧怍?曾经的梦想,我遗忘了,她还记得!
昨晚,还是一样的迷茫彷徨:“大三了,我该干嘛?我要做些什么?考研还是工作?考研的阻力太大,我是否承受得了?工作的话,永远呆在一个小村庄小角落我是否甘心?”这就是所谓的毕业前的焦虑症吧,只不过我的焦虑提前来了。百无聊赖,简单的做完37分钟减脂操(运动是上大学前定的目标,大一大二坚持过一段时间到最后都无疾而终。这次我发誓要给自己一次逆袭)和低效的背完单词听完听力之后,我打算静下心来阅读几篇文章,大抵就是想给这颗无所适从的并且布满灰暗的心寻找一线光明,一丝慰藉,一份力量。
幸运的是,这并没有让我失望。看完《985大学的我,是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一文后,我警醒地认识:大学赋予我们的应该是不断追求卓越的力量。别人的大学精彩绝伦,社团、考级、竞赛、创业,每一步脚印都清晰,踏实而厚重。我承认,艳羡是有的,艳羡之余,这篇文章给我更多的是犹如半梦半醒时当头一击的触动和蹉跎时光的愧疚。同样是大学,差距真的很大。在右下角评论区,我怀着一种苦涩的心情写道:“大学前两年,我真的是混过来了,恍然如梦。大一的新奇与玩乐,大二的廉价兼职与忙碌奔波。习惯了,麻木了,梦想也变得模糊了。”没想到,作者很快回复我:每个人都有别样精彩,要相信自己,不要妄自菲薄。妄自菲薄?我妄自菲薄了吗?
我或许是太低迷了。但是信仰我是有的,只不过,那是曾经。“坚持我的坚持,信仰我的信仰”这句话不记得是在某本书上看的还是自己想的。总之,这句话是高三的座右铭,也是那时候的信仰。我当时用中性笔把它刻在了一块鹅卵石上。这块石头的由来也极具戏剧性:它其实是一块压卷石。中考,我们学校作为考点,放假回来后发现唯独我的课桌上多了一块石头,长长的,扁扁的,再普通不过。然而我惊奇地发现这块石头的一面居然还用铅字笔写下了两个字——平川(平川是我们县重点中学),上端还有一个画得小巧的女孩头像。“考场上还有这般闲功夫作画,真是极度淡定”,我这样想道。因为不舍得丢弃,我决定还是把这块石头收入囊中,并在反面写下了这来历不明的十二个字,外加了一个校名:赣南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大学)
这块石头确实陪我度过了整个高三,我每天把它放在桌子上,既当压卷石,也用来把玩。班主任似乎也对我的石头感兴趣,某次课堂上,在我不经意间,他好奇地拿起这块石头看了许久,然后对我相视一笑。我顿时脸红,但我理解的这笑是一种无声的鼓励。高三,我很拼,早出晚归,抱着一个坚定的信仰,像一个辛勤耕种期盼收获的农民。然而,我并没有获得臆想中的丰收,我失败了。毕业的那个暑假,班主任劝我回去复读,问我:你那块石头还在吗?我没有回答。其实石头是还在的,但那时的我很丧,我觉得那块石头就是一个很耻辱的存在,多么讽刺。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不被命运垂青的人,抱着这种心态,我上了大学,一个二三流的大学。
“妄自菲薄”,过分轻看了自己。这个词的确如鞭,狠狠地抽打着我。别人尚且相信你,而我却自己轻看了自己。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前错误心境的根源所在,并有些释然。
要改变,就得努力追赶。
晚些时候,我给好友发微信:“一直觉得自己身处环境太局限,眼光太狭隘。想出去看看,看更大的世界,接触不一样的人群,再遇见一个相似的灵魂。我决定考研了,考那个我心仪很久却不敢追逐的苏州大学。那个城市有我想去的梦里水乡,花鸟园林!”
手机的另一头,随即而来的一行字映入眼帘,温馨却不乏力量。“去吧,不要害怕。还没开始努力就不要说不行,勇敢追逐一片更广袤的天空。加油!”
一瞬间,我的心境豁然开朗。那是一种被支持和寻找到目标的喜悦。我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如果不能两全,那我就坚持自己潜意识的选择,并为此负责到底,便无怨无悔。
过去了的,没关系!
现在,我会努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