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北大毕业生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的万字长书在网络上热传,帖子讲述的是一个北大留美硕士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被父母伤害的点滴,并以拉黑父母联系方式、12年不回家的方法来对抗父母的强权。
帖子出来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满世界似乎都开始控诉原生家庭的罪过,不分情形、不分程度,父母似乎成了做什么错什么的代言人。这样的舆论风向实在是有点令人担忧。会有多少懵懂无知的人从这一刻开始沉浸在责怪甚至痛恨自己父母的情绪里?又会不会有人从此带着这样的情结与父母对抗一生、痛苦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在这个事情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良好原生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但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原生家庭的伤害已经存在,成年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消解这样的伤害?毕竟,完美的原生家庭极少见到,不完美的模式倒是随处可见。
01.
在看完王猛的万字长文后,我十分心疼他年少时的种种经历。当我们的生理、心理年龄还很弱小的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保护伞和依靠,而当他们没有扮演好保护者和支持者角色时,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不言而喻。
我也来自一个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也许没有王猛那么糟糕,但童年经历回忆起来也很苦涩,基本是灰色调,我也因此而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直到现在社交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我也曾怨过我的原生家庭,为什么我没有和蔼的父亲、温柔的母亲?为什么我的童年记忆里从来没有“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这样的画面?我这么多性格缺陷他们就是罪魁祸首!
但是最终我选择了和我的父母和解,因为我后来意识到,怨恨指责除了让自己痛苦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内心最终的渴望还是和父母良好相处。“血浓于水”在这个时候特别明显,他们不是朋友、不是同事、不是陌生人,不是你一句“那就割舍吧”就可以完全放下的人,即便是下定决心再不联系,这也会是我们内心的遗憾和伤疤。否则为什么王猛在拉黑父母、多年不回家后还是要写下这篇万字长书?他其实还是割舍不下。
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站队真的不重要,没有必要非得分出个谁胜谁负、谁对不起谁。因为在亲情面前,谁对谁错永远没有和睦相处重要。
02
我最初开始减少对父母的怨恨是因为四个字:理解父母。对,就是这四个看上去特别鸡汤毫无用处的字,却让我找到了和解的出口。而这个想法来自于张德芬老师《舍得让爱的人受苦》里的一段话:“每一对父母每时每刻都在尽他们所能地对我们好,只是当时他们能力有限、知识有限,所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么多。”
中国家庭习惯把父母的权威和教育放在前面,而沟通却是摆在后面的。但沟通其实特别重要。现在我们教育下一代终于重视沟通,更多的也是指出要多关注子女的经历和想法,但父母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不是也应该放到沟通里,这样子女才能更懂父母吗?
我们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大多数的人生经历?明白他们此刻性格的成因、习惯的由来?我们把自己的性格缺陷归因于他们,那他们又是否可以责怪他们的上一辈、当时的社会环境呢?
我们常常会说,父母打着为我们好的幌子干预、控制我们,实际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控制欲。但其实,我们这样的认知又真的百分之一百准确吗?
我表弟大学毕业的时候想自主创业,但他的父母却极度希望他考公务员,因为这件事情他们有过无数次的争执,而每次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表弟忍不住和我吐槽,说他父母如此希望他考公务员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我和母亲聊起此事时,她告诉我,姨父年轻时也曾尝试下海创业,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血本无归,还背上了一笔不小的债务,他和姨妈花了好些年才从这段失败的经历里走出来,这其中的苦只有他们两口子最清楚。母亲说,姨父害怕表弟走上自己的老路,他希望儿子平顺安稳就好。
不排除姨父希望表弟考公务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但爱这种成分却也是无法抹去的。有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某个事情的答案非A即B,但有没有可能其实AB兼而有之?
也许有人会说,知道理解又能怎样?也改变不了他们想要控制我们的事实啊。没错,我们没法改变父母的行为,但我们如何看待认知我们的父母对于原生家庭的和谐发展同样非常重要。有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事实是什么,而是我们选择相信什么。
03
理解父母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因为感知到父母的爱而妥协,按他们所说的去做呢?当然不是。爱父母的方式有太多种了,但妥协自己成全他们绝对不在这个系列里面。
我爱你,但我还是要做自己,因为只有我可以对我的人生负责。
我想给所有存在关系困扰的人推荐一本书,名字叫《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提到的“课题分离”办法对于解决人际关系问题非常有效。它提出: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辨别是谁的课题的方法是分辨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从这是谁的课题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管好自己的课题,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要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从和父母相处的角度出发,我们该从事什么职业、交什么样的朋友、找什么样的恋人、何时结婚、是否生育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我们要自己做出选择,承担选择的结果,不被干涉。也许在年少时我们会迫不得已接受父母的安排,让他们帮我们做课题;可我们成年了,就意味着我们要培养能力做好自己的课题不让他人插手。
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尊重、不爱惜我们的父母,给予父母关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我们的课题,我们也必须要做到。
中国人喜欢说“孝顺”,关于“顺”,这个得视情况而定,但“孝”(此处我理解为对父母的抚养和关心)我觉得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包括我自己)。
我们一面要求父母理解我们,一面心里又与自己的父母疏离,这怎么可能不出问题。我们可以不顺从父母擅自主张的决定,但我们有义务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在保有自己想法时对他们的敬爱,而拉黑父母、十多年不回家绝不能体现我们的感情。
04
也许有人说,我们的“忤逆”让父母不开心了怎么办?那是父母自己的课题没有做好,我们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学习,而不应该让这困扰我们的人生。
我觉得王猛在成年后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理清。那就是他非常渴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选择,可一旦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便陷入到了接受父母的安排与让父母理解自己的拉扯中,然后弄得自己异常痛苦。比如结交朋友事件、和亲属交往事件。
可是,作为父母和子女就必然意味着要三观一致、互相理解吗?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法好好相处了吗?彼此之间没了理解就连爱也没有了吗?
我们没法让无神论者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也没法让信基督的人接受天上除了耶稣还住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观音菩萨。但如果把这些人聚到一起,除了宗教信仰问题外,还有大把的话题可以聊。
很多年少时原生家庭存在的问题会延续到成年以后的生活中来,我现在还是会面临父母的干预和观念的差异。
贴一张图,前两个月我和我妈一段戛然而止的对话:
我妈很喜欢用她的人生经历来灌输一些“奇怪”的道理给我(比如上图的“人生最大的哲理就是能跟每个人都搞好关系”),并且见一次面上一堂课。我曾经非常的反感,尝试与她理论,试图说服她,但每次都以争执而结束。这样的体验并不美妙。
后来我很认真地跟她进行过一次沟通,表示我们两个观念差异很大,重点是彼此无法说服对方,所以任何形式的争吵和探讨都是无意义的尝试,只会伤害感情,所以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停止讨论,或者沉默,或者换个话题。
作为一个比我多活了二十几年的人,她当然没法完全控制住自己传授人生经验的习惯,但当我放弃“说服她”这个想法后,我觉得自己轻松了很多。而当我们绕开这些“雷区”,聊电视剧、小游戏、护肤和美食,我们反而能够相处得更舒服。
也许我们都曾经历或正在面对着原生家庭的困扰,但我想,像王猛这样的情况只是少数,更多的我们既感受着父母的爱,也与父母有着理不清的牵绊。我也希望,王猛的万字长书不是我们走向亲情决裂的开始,而是他自己及我们走向与家庭和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