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与应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养水,养的是什么?

养底,养的又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养水,养的是什么?要养到什么程度?

通常意义上,我们讲的养水是指通过培养水体中的藻类,这些藻类可以给我们养殖的鱼、虾等提供充足的溶氧。不仅如此,这些藻类还要种类丰富,不可以单一,水体中常见的藻类有八个藻门,蓝藻、祼藻、绿藻、金藻、甲藻、硅藻、黄藻、隐藻。这些藻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适口性也不同,营养也不同,有些藻类还有毒性。种类丰富时,水体稳定性会好,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强,比如大风、大雨、突然升温或降温时水体中藻类相对稳定。

认识这些藻类的形态,这些藻类的基本特性,池塘养殖,要养好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蓝藻,

常见的且危害较大的就是微囊藻,这个藻呈颗粒状组合体,漂浮在水体表层,严重时可见池塘表层有绿油漆,

微囊藻,活的时候释放毒素出来,死亡后也有大量的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生长也会抑制水体中其它藻类的生长。

其它的有螺旋藻、颤藻、束丝藻、平裂藻等。

蓝藻,水温在17度以下,一般不会大量生长,当水温上升到28度时,蓝藻就会大量生长。高温期蓝藻大量生长,有以下几个特定因素:

蓝藻具有异空泡,可以自主上下浮动

蓝藻具有碳酸酐酶,可以利用水体中的碳酸氢根离子

蓝藻具有固氮作用,可以从空气中吸收利用氮,

高Ph,

高温时期,晴天,藻类光合作用强烈,藻类大量的繁殖,

会导致水体中常量营养如氮、磷等及微量元素的缺乏,使得部分藻类发生死亡,此时,蓝藻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氮,

水体表层二氧化碳缺乏,使得藻类因二氧化碳不足,引发藻类内部发生光氧化,导致藻类死亡,蓝藻,具有很强的抗光氧化能力。

水体中PH会升高,此时蓝藻可以适应高PH,而其他藻类如硅藻、绿藻、隐藻相对适应性差。

我们通常认为的营养价值高的藻类,硅藻、绿藻、隐藻等应营养不足、二氧化碳不足、PH高等条件不适应发生了死亡,但蓝藻适应这要的环境,所以大量生长。

蓝藻大量生长,是我们要重点预防的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高温期、多开增氧机,使用钠米黑金调水、肥水

养殖前期,定期使用黄金益菌素B型调水

定期补充微量元素,通过我们检测发现,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钙、镁等元素处于不断降低的过程

蓝藻,除了微囊藻,如果持续活着,不发生大规模死亡,对养殖动物危害并不是非常大,蓝藻也是藻类,也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

祼藻

裸藻,眼虫在植物学中的名称,又称绿虫藻,拉丁学名Euglena,是五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有理论认为其可能是地球上动物与植物共同的祖先。17世纪被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是同时,眼虫的细胞却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因此,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由于它的细胞外面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裸藻。

祼藻喜欢在有机质丰富、静止无流水的小水体中,并在营养充足时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35℃,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裸藻多糖成分是裸藻属的特有成分。

裸藻多糖不能被人体吸收,由于内部多孔结构,可以吸附人体中的多余物质如胆固醇、中性脂肪、重金属、酒精等排出体外,因此具有强效抗氧化、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抗癌、抗细菌活性,抗病毒(HIV)活性的能力极为强悍。在保护肝脏、缓和过敏性皮炎、抑制嘌呤吸收和预防改善痛风方面有独特作用,在喜食海鲜的日本,天然的裸藻多糖已运用于各类治疗痛风、肝癌的药品中。

金藻

金藻(学名:Chrysophyta)群体生活,约有1500种,外观呈金黄褐色,细胞壁为含质的胶质复合物,大多生活于淡水。

对硅酸盐需求量较大

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清澈淡水中

小三毛金藻为一种害藻,能产生鱼毒素,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绿藻

绿藻门(Chlorophyta)成员,约6,700种。

水网藻、水绵大量生长对鱼、虾苗有危害

硅藻

硅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硅藻细胞外覆硅质(主要是二氧化硅)的细胞壁。

硅藻在海洋中尤为重要,海洋中总初级生产力的45%由硅藻提供。

隐藻

隐藻在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中占有一定地位。隐藻喜生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是我国传统高产肥水鱼池中极为常见的鞭毛藻类,有隐藻水华的鱼池,白鲢生长好、快、产量高,隐藻是水肥、水活、好水的标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