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三争”行动向基层延伸》


在1月10日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中,对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具体化,推动“三争”行动向重点聚焦、向基层延伸。这一要求为福建省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因地制宜,让“三争”行动落地生根。福建各地在推动“三争”行动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具体措施。比如,沿海地区可以围绕海洋经济做文章,在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滨海旅游等方面发力,通过深学海洋相关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敢为创新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实干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三争”目标;山区则可以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品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争先进位。以安溪祥华乡为例,该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资源优势,抓牢“茶产业提升年”的主基调,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的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三争”行动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地方实践成果。

聚焦重点,为“三争”行动明确方向。向重点聚焦意味着要在众多工作中找准关键环节和核心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对于基层而言,重点可能是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在民生领域,要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通过深学相关政策法规,敢为创新服务模式,实干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三争”行动带来的实惠;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要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积极推行“放管服”改革,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向基层延伸,激活“三争”行动的末梢神经。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三争”行动的活力源泉。

要让“三争”行动在基层落地见效,就需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三争”行动的内涵和要求,并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三争”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鼓励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三争”行动中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地方发展。

强化协同,凝聚“三争”行动的强大合力。推动“三争”行动向重点聚焦、向基层延伸,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地区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在纵向上,要加强省市县乡四级之间的联动,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横向上,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三争”行动中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在“三争”行动中奋勇争先、再上台阶,为福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共同谱写福建发展的新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