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小故事——子之掌权

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也通过游说在各诸侯国确立的较高的声誉。

燕国的丞相子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苏代,想通过联姻苏代来得到燕国的专权。

苏代出使齐国回来,燕王姬哙问他:“齐王能成霸业吗?”

苏代回答说:“不能。”

王问:“为什么呢?”

苏代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

于是燕王就给丞相子之委以非常大的权利。

厘毛寿对燕王说:“人们称尧贤能,是因为他能将天下禅让。当今燕王您将国家大事的处理权限下放给子之,您的贤能的美名可以与尧相齐啊!”

燕王于是将全国的事务都交给子之办理。

有人说“当年禹推荐益作为国家的继承人,只让他的儿子启做办事的官员,禹年老之后,称启能力不足,不能把天下之事委任给他,所以传位给益。启于是联结了一部分觉羽发动政变,夺取了王位,所以天下盛传,虽然在名义上两将王位传给了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去取得王位。现在大王您说将国事托付于子之,而那些官吏全都是服从于太子的,所以只是在名义上托付给了子之,实际上还是太子在执掌整个国家。”

于是,燕王将官印授权进行了回收,官位较高、俸禄在300石以上的官员,全部都为子之效力。从此,子之实际行使的是燕王的权利,而随着燕王年龄越来越老,上朝听政的事也免了,国家大事全部由子之一个人决断。

我认为,历史总是选择要点记录,可是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细节,没有细节,这些要点显得不那么可信,谁会好端端的把大权分给别人呢?可惜,细细节没有记录下来,我们只能知道有这么一个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