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朋友吃饭时,突然想起小时候一件好笑的事,我就问她
“你小时候有没有在路上捡过土坷垃”她随即抬起脸好奇的望着我,“擦屁股”话音刚落,水也喷了我一脸。
没错,小时候在路上碰到卖相不错的土坷垃我们会捡回去放在厕所以备不时之需。那个时候报纸,草纸也用,但是没有了就只能用土坷垃呀。她们那里可能没有土坷垃这个环节。至于哪里还像我们一样我就无从考究了。
由此话题我们也展开了对90后童年的追忆。从出生讲起,我们没有纸尿裤,穿的是土裤子——一个自己做的布口袋,里面装上细细的温热的沙土。那时候村里都有土堆,谁家要生孩子了,先去拉几车土准备好。白天就用尿布,现在想想那时候工程量也真是够大的。奶粉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种类,就记得我妈说我吃的是最贵的,十块钱一袋的大草原。长大一点吃的零食好像以蛋黄饼干,山楂片,方便面为主,记得那时候方便面好多口味呀,巧克力味的,奶油味的,好多种,记不清啦。吃的最多的就是幸运方便面,两块厚厚的,才五毛钱。后来又有什么六丁目,甲一麦,华龙等等,还有的集卡片什么的。过年的时候人们会买点心盒子,里面大多是桃酥啊,了化,麻花什么的,每次都把麻花吃完,其他剩下。
一说起吃,便要滔滔不绝了,我们那时候野味吃的也不少,什么蚂蚱,知了,麻雀,逮啥吃啥。夏天的晚上一帮人一人一手麦秸杆,在树下点着,火一烧,冲着大树踹几脚,知了哗哗哗的就掉下来了。那时候每个家里好像都有麦乳精,冰糖泡水喝。直到现在我都很想念。偶尔来人做客还有带些罐头,那个瓶子特别漂亮,吃完了,姥爷会留下来当杯子用,很精致的小杯子。人们还会给我带小洋人,火腿肠,而我总会在有阳光的时候躺在窗台上晒着太阳慵懒的,享受的吃点它们。
玩的也很多,爬树偷菜不在话下,扑蜻蜓,抓鱼,掏鸟窝,打牌,过家家,折纸,跳皮筋,投沙包,竹签子,蹦格子……太多了,那时候简直像个疯孩子。
小时候还是没有补习班的,即使留作业,也是小菜一碟啦,在我的脑海中几乎没留下印象,更多的还是玩耍。虽是女孩子,我特别喜欢上房,在院墙上奔跑,现在我真的好奇我的平衡力怎么那么好呢,而且勇气可嘉,现在的我似乎恐高呢。回想起来应该是掉进猪圈里的阴影吧。哈哈,说出来实在丢人,那时候女孩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赶走独木桥的,偏偏我们那个厕所门在里面,要跨过猪圈才能进去,连接这个通道的是一条木板,其实就是家里的门槛啦,一脚宽。我跟小朋友捉迷藏的时候,特别得意的走过去,太自信以致不看路,直接掉进猪圈里,那头猪一直叫,还想下来找我,那次可真是惨死啦!
总之,回忆太多,美好而又温馨,逗趣却也伤悲啊。如今猪圈已破,故人不在,留下的是奋斗的还有些遗憾的我。不过还是很幸福的,回忆在,梦也在,前路漫漫,未来谁可知,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