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卑微养狗人”:这份小心翼翼,藏着最大的体面

入住小区一年多,整体居住体验尚可,唯独觉得邻里间的“戾气”有些重。按理说小区年轻人居多,可部分人的言行却少了些该有的包容与素养:业主群里,动辄有人将私人聊天截图公之于众,或是把邻居在院里晒床单、在亭中石桌上晾食物的场景拍下来发群里“吐槽”,一点小事都能引发争议。


最近,群里又因“养狗”炸开了锅,养狗与不养狗的业主各执一词。“遛狗不牵绳!”“狗又在草丛里乱跑乱拉!”更甚者,一位自称“以前养过狗”的业主直接放话:“再遇到就打死它!”这话让我格外震惊——究竟是多大的矛盾,才会让人心生如此极端的想法?


更令人不适的是,我还多次撞见有业主任由孩子在小区草丛里大小便。印象最深的一次,一楼一户人家的五六岁女孩,出门没几分钟就蹲在门前草丛边“方便”,身旁的父亲竟全程默许。连住在一楼、出门即是自家门口都如此不顾体面,真不敢想象高层住户的孩子出门,会不会也被这样“放养”在公共区域大小便?


某天深夜,我下班回家时,路灯还亮着,恰好碰到一位业主牵着狗在步道上走。她手里紧紧攥着拾便袋和消毒湿巾,狗绳更是特意选了反光款,见我注意到,还轻声解释:“这个点人少,既不会碰到怕狗的邻居,也不耽误大家休息。”原来,这是她作为养狗人,在小区里慢慢摸索出的“生存法则”。


后来在业主群里翻看关于养狗的讨论,发现只要“遛狗不牵绳”“草坪有狗便”之类的消息弹出,不少养狗人都会下意识紧张:“是不是我家狗没管好?”久而久之,“卑微”成了很多负责任养狗人的标签。可这份“卑微”背后,藏的哪里是怯懦,分明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真心。




同样是在小区生活,有人把“不给别人添麻烦”刻在骨子里,有人却把公共空间当成自家后院。




我还见过不少养大型犬的业主,每次出门都会把狗绳缩短到30厘米内,让狗狗紧紧贴在自己身边走。遇到推婴儿车的邻居,他们会主动把狗牵到路边绿化带旁,等对方走远了才继续前行——这些细节里的体谅,比任何辩解都有力量。




反观那些让孩子随地大小便的业主,又何曾有过这样的顾虑?




有人说“小孩忍不住”,可带个便携马桶很难吗?有人说“草丛里没关系”,可狗狗在草丛拉会被骂,人在草丛拉尿就合理?说到底,不是是“养狗人”与“不养狗人”的对立,而是“守规矩者”与“无分寸者”的碰撞。我们见过遛狗不牵绳的人,也见过任由狗在他人车胎旁撒尿、转身就走的人。正是这些人的不负责任,让“养狗人”整个群体被贴上负面标签,也让更多守规矩的养狗人不得不“更卑微”地生活。




真正没素质的,从来不是遛狗牵绳捡便的“卑微者”,而是那些把公共空间当私产、把他人便利当空气的人!




说到底,小区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养狗人多一分小心、多一分体谅,尽量不给邻居添困扰;不养狗的邻居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看到负责任的养狗行为时,哪怕给个微笑、说句“谢谢”,都是温暖的回应。毕竟,没人愿意活得“卑微”,大家想要的,不过是在同一个小区里,人和人、人和宠物都能安心相处的日常。




下次在小区里遇到牵着狗、手里攥着拾便袋的人,不妨给他们一个平和的眼神;如果你是养狗人,也请记得:你每一次的小心翼翼,都是在守护自己与宠物的体面,更是在悄悄温暖整个小区的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