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去看看罗兰大导演新片《决战中途岛》,还真是有点纠结。
刚听说罗兰要重拍这段历史的时候还真是挺激动,这么经典而又极富戏剧性的历史题材,再加上罗兰大导在《后天》《敦刻尔克》里那样震撼的表现力,那不就简直是一部梦幻级的作品?结果定睛一瞧新闻标题下面的小字说这片投资只有9千多万美元,当时就凉了半截,一个亿都不到,这点预算能拍出个啥?还不如在家把亨利方达老版的《中途岛海战》翻出来再看一遍算了。
不过等预告片放出来后感觉视觉质感还是不错的,想想不管怎样罗兰大导不会把自己的招牌弄砸了,底线有保障,于是头天晚上破例早早就寝,这样就算判断失误也不至于在电影院里补一觉。
从影院出来后我觉得这大概是今年最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影了,没有之一。仔细一想其实挺神奇的,全片只有2个小时17分,却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开始,直到中途岛决战结束之间的重大事件,政治,情报,战略,战术,一个不少地交代了这么多的信息和细节,同时丝毫没有影响导演每隔5分钟就往观众的脑海里塞一遍各种高爆弹药——宏大的舰队决战,令人屏息的高速俯冲轰炸,仿佛无穷无尽的各种口径防空炮弹用恐怖的速度试图填满海空之间的每一寸间隙,屏幕上几乎每个像素点都在燃烧,我第一次看到不少观众居然情不自禁频频拿起手机拍摄大银幕上的画面留念。作为一个体验派的导演,罗兰超强的镜头表现力名不虚传,头一次让观众如此真实地体验了一把在一场宏大的海空大战中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所面临的地狱般的战斗经历。
头一次这三个字决不是夸张。国人大多对二战欧洲战场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喜爱军事题材的朋友对《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这样的作品更是耳熟能详。了解太平洋战场的人就相对比较少了,而反映海战特别是空战的第一人称视角作品就更是非常罕见,坦率地说,因为预算限制,这部影片的特效并非无懈可击,但这种第一人视角的海空战斗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是新鲜而震撼的。很多观众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四航母编队是个什么样的场景,第一次看到如此巨大的航空母舰居然能漂移一般地高速转弯以躲开炸弹,第一次看到飞机降落时鱼雷掉落滑到飞行甲板上的惊险场面,这些都让观众几乎无暇顾及特效上的瑕疵。
具体的剧情应该不用多讲。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影片也非常忠于史实,不喜欢剧透的朋友留着到影院观看,喜欢先了解一些背景故事的在网上稍微搜一下就能找到非常多的介绍资料。我只简单普及一些二战的军事常识,这样欣赏影片时更容易理解。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海军实力已经在事实上排名全球第一。在欧洲,享有百年盛誉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早已不能跟日本海军相提并论,仅能勉强维持在印度洋地区显示存在;英国皇家海军主力竞技神号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被日海军第22航空联队鱼雷机轻而易举地击沉在马来海域,从而一度把印度洋拱手让给日本。拥有强大陆军实力的德国,其海军水面主力舰艇几乎不值一提,海军航空兵部队规模更是可怜。苏联海军还停留在涅瓦河畔炮击冬宫的水平上,存在感几乎没有。唯一能够在质量上跟日本海军有一比的,只有美国海军和其舰载航空兵部队。即便如此,日本海军在航母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数量上仍然占据将近4:1的压倒性优势。日本海军拥有横扫全球海洋的实力。也正因有这个实力,日本军部才敢于挑起珍珠港事件主动向美国宣战。如果能够一战把美国人的海军全部消灭,那日本海军就能真正统治全球。
当时还没发明导弹技术,航母舰队之间决战,攻击对方的主要手段大致有三种:水平轰炸机,鱼雷轰炸机,以及俯冲轰炸机。
水平轰炸战术起源于陆军,也是在影视作品里最常见的机种;飞机编队在高空水平飞行,投弹手通过仪器瞄准目标然后投下炸弹做自由落体命中目标。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地面防空火力对飞行员威胁比较小,用于陆上固定目标时精度还是可以的,但是没有一艘敌人的军舰会停在海面上不动等着挨炸,所以成功率非常低。
鱼雷轰炸机是把鱼雷挂飞机上,飞机在低空逼近目标,完成瞄准和航线计算后,投下鱼雷。鱼雷入水后按设定的航线驶向目标舰艇。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鱼雷的威力大,只要命中一、两条就可以打沉一艘大型舰艇,所以战争初期是主力攻击手。但是鱼雷很重,鱼雷机的机动性非常差,速度慢,瞄准时只能直线飞,对防守一方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因此如果没有战斗机的掩护,鱼雷机的战损率非常高。
俯冲轰炸战术最早是德国空军发明的新技术,很快就被其他国家学习并采用。(这充分说明尽管是在70多年前,即便当时的媒体和传播技术远不如今天发达,但整个社会的创新和学习能力却丝毫不亚于如今。)相比其他两种战术,俯冲轰炸是最为刺激的一种。飞行员驾驶飞机从高空开始向目标以接近垂直的角度俯冲,当俯冲到距离目标一定高度的时候突然拉起,同时把炸弹甩出去命中目标。
这种战术的命中率相当之高,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甚至“可以把炸弹扔进烟囱里”,但同时对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要求也相当高,因此美国海军此型轰炸机也被命名为“无畏”式。俯冲轰炸被实战证明是最有效的攻击战术,因而在太平洋战争的中后期无畏式迅速成为整个舰队攻击力量的核心。
在本片中,这三种飞机和战术都出现了,也忠实地展现了这三种战术的攻击效果。其中沃尔德伦中校的VT-8鱼雷机中队因与战斗机编队失散,遂在无任何掩护情况下如骑士一般向日舰队发起冲锋,结果全部被日军击落,整个中队30名飞行员无一生还,被击落前投下的鱼雷也被日舰轻易转向规避,无一命中。
而主角贝斯特带领的一个俯冲轰炸三机小队,一次俯冲攻击即命中日军赤城号航母,其中两架僚机各投出一枚近失弹,贝斯特本人投下一枚直接命中舰体中部,这一段被后世传为经典的攻击被罗兰导演非常精准地还原在大荧幕上。
我个人一直比较疑惑的就是无畏式击落日军零式战机的可能性。无畏式虽然比较结实,但机动性和零战差得还是远,两者交手无畏式是应该没什么机会的;影片中贝斯特驾驶无畏式却连连击落零战,甚至是在1对2的情况下,这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从真实战史出发,贝斯特的确在那场战役中活了下来,连续两次从航母上出击,两次命中日军航母,而且两次都全身而退,简直就是美版长坂坡赵子龙。在这种规模的战斗里,他是不可能不被日军零战盯上并追杀的,既然他活了下来,那掉进海里的只能日军飞行员了。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已经不能单纯用运气好来解释了,导演做一些夸张应该也不算过分吧。
如果说该片除了特效还有什么其他不足的话,大概就是有些丑化了日海军机动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南云因为这一战被后人黑得很惨,甚至背上了“抗日奇侠”的大号。然而正经的历史评论家都认为南云并没有那么不堪。他在这场战役中的指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输只是输在了作战计划事先已被美国人掌握和一系列如同天意的巧合上。这种情况下即使换上被很多人力捧的少壮派代表山口多闻来指挥,结果恐怕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即使硬要抬个杠,也只能说南云性格偏稳重一些,远非电影中描绘的循规蹈矩,刻板守旧的老朽形象。至于在影片中出现的面对美军飞机攻击时,南云和他的参谋源田居然会面露惊恐之色,这恐怕就属于美式主旋律意识的表现了。不过考虑到当下全球的政治环境,对这点也不必过多苛求,除此之外导演还是相当客观的。想看更客观表现的朋友可以参考老版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