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自己是不是“无效”了,其实只是太难而已

有时候看见网络上,生活中有人不停挑战自己;有时候却有人在说不必勉强,开心就好。

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健身运动中有一个知识,就是在适应了一定的重量和动作以后,消耗的热量会降低,肌肉也会停止增长。为了刺激肌肉增长,或者是消耗的热量超过或和原来的持平,就要换动作,增加重量。即使适应了原来的重量和动作,还在每天重复使用的话,锻炼就会收益变小,逐渐变成无效健身。

这么说,过几个月或一套动作,让肢体重新体验新的动作,或者一点点增加重量,刺激肌肉增长,不断挑战自己是正确的了?

保持放松的状态,以兴趣作为动力,学习一项新技能就不会太难,也容易坚持。好比阅读英文书,比自己能够承受的难度范围稍高一点的难度,主要是阅读,了解内容,顺便把英文学习了,也没有必要把书坚持看完,不必勉强自己。

那么,这样也行咯!

如何判断,孰是孰非?

在健身的时候我就这么问自己,因为社恐的原因,在家健身,一段时间以后,有了一定的效果,再过一段时间,还是那样,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回去,问自己是否进入了无效健身的状态,需要挑战自己;

阅读的时候,一本书很长时间都看不完,即使是看完了,几个月时间也过去了,前面的内容忘记了,后面的也模糊了。质疑自己是不是太随性,没有进取心,起码的有始有终都没做到,是否应该逼自己一把。

有的人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进入“无效”状态,什么无效努力,无效健身,无效阅读等等。就参加了一些像考试、比赛之类的活动,即取得了成果,获得了资格证、奖状,又让自己的努力有了效果。

这样的行为就是强制给自己加了一个“最后期限”,让大脑里的那个专门阻止和恐吓随性的、只知道放纵的“猴子”的怪物有苏醒的机会(在一个TED演讲中和作者学习的名词),从而有一定效率地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

人在很多时候是没有“最后期限”的,也就是那个所谓的怪物没有机会苏醒,而随性玩耍的猴子就没有威胁,一直怂恿管理大脑的理性小人放弃去走正确的路。

从这个方面来看,似乎不断挑战自己才是正确的,而不必勉强自己则是错误的。

实际上,不必勉强自己是有一定前提的,就好比阅读英文原版书,为什么要选择比自己能够承受难度范围高一点难度的书呢?

含义就是,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大脑就会因为无聊而停留于表面那种阅读,无法集中,也没有什么收获;如果太难,一本书没有几个地方能读懂,大脑又会早早放弃。只有一定的挑战性,集中一点注意力,或者是大脑的好奇心没有被很快消耗完,阅读就会有效果,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了这样的前提,往下做一些学习的事,就会有不断的进步,因为每到完全适应以后,为了刺激大脑的好奇心,再难一点,但不要太难,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成就感出现,又会选择更高一层的难度,虽然高了一层,因为平时以兴趣为动力,没有过多消耗意志力,容易坚持,且有往下走的动力,整个过程不断重复又不断提高,很快能力就有肉眼可见的增长。

这个时候,不必勉强自己的概念就很好的融入其中,比如选择难度高一点的,没有太大感觉就能往前走的,只要是大脑好奇心一直在,即便是使用了一定工具,次数不多,没有出现强迫自己,猜也能很顺滑地往前走。不知不觉就可以养成习惯,还能锻炼了思考这块肌肉。

因此,不必勉强的精华就在于此。理解了这一层,就明白了那些质疑实际上是选择的时候,出现了让自己不舒服,不情愿,动用了太多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往下走,甚至是看到了某个“榜样”,想一步就达到那个程度造成的结果。

记得游戏里的一句话,不必每天都锻炼,重要的是不中断锻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海明老师分享: 时间管理错误的认知: 其实从2009年,电子登机牌就出来了,但是十多年间大部分人还在用老式的纸质登...
    雅麟阅读 1,170评论 0 0
  • 疏于运动,整个人都僵硬了,昨天就跑了一会,今天竟然大腿酸痛,不过感觉挺好。 昨晚熬夜,早上迷迷糊糊听到外面下雨,挺...
    戋十阅读 994评论 0 5
  • 疏于运动,整个人都僵硬了,昨天就跑了一会,今天竟然大腿酸痛,不过感觉挺好。 昨晚熬夜,早上迷迷糊糊听到外面下雨,挺...
    戋十阅读 715评论 0 2
  • 兴菊班班分享, 伯乐:找到特质,认识海明教练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思维升级,格局扩宽 管理好时间: 1:是否感觉...
    639524fd7184阅读 929评论 0 0
  • 中原焦点团队 翟湘云,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焦点团队初九期、高级二期、讲师七期 成员。2021.12·12.坚...
    香花盛开阅读 1,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