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联络越多,智慧越少。
《来电狂响》,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老友重聚,一桌好饭,手机狂响,不欢而散。外面纷纷扰扰里面乱乱糟糟,我们别再闹了,这个冬天已然很冷了,我们靠在一起好吗......
外卖小哥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他爸爸匆忙送餐,为生活奔波。他妈妈想着快点恢复好,出去跟着孩子他爹送餐,为了租一个大一点的房子。
主播美女的弟弟瘫痪,她姐姐强颜欢笑的在网络上陪笑,为了维持姐弟俩生活。
从前,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车,情,都很快,没办法找解决方案。
以前想要做上帝,只要控制了核弹头就行,现在要想当上帝,得先从控制手机开始。
电影里,不公开手机信息的时候,夫妻之间很恩爱,情侣之间很甜蜜,大龄单身女青年看起来坚强与干练。公开手机信息之后,一个个汗流满面坐立不安。
2.
中国一年产销近19亿台手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国,现在路边上抬头打车的人少了,低头叫车的人多了。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我们心不在焉。
一部手机挂着电话,微信,短信,邮件,微博,商业世界里,假如我们不能迅速地建立起联系,整个世界仿佛就会因此而崩溃。所有的电子邮件都必须一一回复,所有该发出的稿件一定要按时发出,所有该打的电话一定要打。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3.
砸坏你的智能手机也许是较极端的一步。
但我们要了解,我们生活的方式,是由算法来控制的。好吃懒做,偷窥这些人性弱点,正在成了少数精英牟利的手段。阿萨·拉斯金说:“在你的手机屏幕背后,有上千名工程师正试图使软件最大限度地让你上瘾。”那些让人停不下来的快乐,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低成本地、大范围地复制传播。他们制造大量的迷局,没打算让你下赌桌。而当你被榨干掏空身上的每一分钱走出赌场时,你几乎不会说,这赌场的用户体验太好了。
如果你离不开手机,一个小建议,即把手机屏幕贴在桌面放。
我写文章时候,我会有意识地把手机屏幕贴在桌面放,不要让自己的眼睛,甚至余光看到手机屏幕。
这从某种程度,给我一个心理暗示:目前在做要紧的事情,不用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