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世界里,践行就是你的身份证

周四,出差北京,中午饭后,普通话练习群的助教兰心同学给我发信息,问我是否愿意给大家做一个普通话的点评,看到兰心的邀请,我楞了一下,我这个水平还能做点评吗?不过进而想到,我是007啊,既然不脸是我们的原则,那就试试吧!

由于没有电脑,抽空就在书上写了下之前几天的,被点评到的名单和今天当天打卡的人员名单,做了个对比排序。

如果前三天都没有被点评到了,而今天打卡了,一定点评。

如果以上数量不够十位,那么:

如果前三天有被点评到一次,今天打卡了,那么选择其中更早被点评的那一位。

这样就确定了具体点评人员。

本来计划下午时间充裕,可以好好的提前准备一下,尽量给多个人来点评。没想到下午也突然有事,一直忙到了晚上,所以晚上很晚才开始跟大家点评,这个,也向大家说一声抱歉。

晚上十点半开始正式听大家的录音,点评。

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你如果不做永远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

本来以为几分钟应该能听完一个录音的,没想到每一个我都花了15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样子。

也是因为我是第一次点评,没有经验,又不想有遗漏,只能采用最笨拙的方法,一条一条的听,一遍一遍的重复,同时每一个作业做好笔记,为之后的语音做准备,从十点半到一点半,用了三个小时。

有几点,想跟大家沟通下:

1、大家多在横膈肌练习的部分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气势不足,这也是多数人平常说话或者演讲所面临的问题,没有气势,声音不果断,不干脆,带来的影响就是,被认为不自信。

我的个人经验是:要从腹部使劲,感觉气息是从丹田一直往上,而不是从胸腔往上;这样自然会发出浑厚有力的声音。同时收尾注意要迅速,急促。这回最大程度的刺激横膈肌的拉伸。

2、点评的几位同学中只有一半完成了60s的主题式小演讲。

每天60s的脱稿演讲,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打磨60s语音说完正好匹配的字数,如何安排好一周6天的论述角度不重复不遗漏,如何在每一天的论述当中,达到有条有理,有说服力。都是需要精力和功夫的。大家可能就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只练气息和朗读的额练习。

可是反过来,也恰恰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能锻炼我们标准的演讲语速,我们能深挖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甚至我们能在脑海里容许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同时存在。最终,我们可以直接用这几天的素材,完成一篇逻辑严谨,行文流水的文章。

所以60s语音练习,一定要做。

同时有几点感触比较深:

第一就是佩服

佩服大家勇于展现自己,或许我们的普通话还不太标准,或许我们的发音还不太准确,或许我们的朗读还比较急促,或许我们的脱稿还不太顺畅,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关键的是我们把这些暂时的不足展现在了我们信任的人面前,相信我们的伙伴们会带着我们一起飞。

第二是感动

我们做一件事情,多难可能都可以尝试努力完成,可是当我们持续的每天都做一件事情,无论这件事情多么容易,这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战友们,每天打卡,一天天像孩子学走路一样蹒跚的缓慢的改变和精进。为什么,因为我们共同有一个意义重大的目标。

我们希望不远将来的那个自己,能够自信满满的站在众人中央,坦然自若的讲,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故事,和我们是如何变成希望中的自己的。

在那一句句练习中,我找到了高三的感觉,共同提高,就是默默地为了成长而践行,我被这个一同成长的集体所感动。

第三是动力

在点评到德罗巴兄弟的作业时,已经眼皮打架,撑不住了,可是他的一段“嘿哈”,直接把我激活,精神一振,重新进入清醒状态。各种练习都非常标准,中气十足,声音洪亮。

后来我反思,这种感觉真的是奇妙啊,我们原本都是各自不认识的陌生人,却因为写作、因为学习普通话,产生了这种链接。而且这是一种有很强信任背书的链接,就想娜娜和磊磊千里相约一样,第一次见面默契的像老朋友一样,为什么?因为在头顶上方,我们的价值观类似,都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又热心提供有用的价值给别人。

这也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所以,我希望大家就想我这次点评一样,勇于尝试,坚持践行,那惊喜就在过程当中。

在这里,成长是你的标签,践行就是你的身份证。

感谢我的成长有你们参与,也感谢我能有幸见证你们的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