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将在2020年7月5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将讨论的事项包括解除董事长陆正耀的董事任命,解除黎辉、刘二海的董事任命,以及解除独立董事Sean Shao的任命。如果在7月5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陆正耀、黎辉、刘二海和Sean Shao均被免职,瑞幸咖啡在自曝造假事件时的董事会成员将悉数离职。
瑞幸咖啡可以说这一段时间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我们不妨就好好讨论一下瑞幸凭什么可以自己解除董事长的职务,那么将董事会成员全部开除之后真的可以救瑞幸吗?
这段时间以来,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一直在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瑞幸咖啡也在努力向这一方面维持经营,确保自己国内能够过下去,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想方设法在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避免自己被强制退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看到了瑞幸咖啡董事长被解职的情况。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一家公司可以解除自己公司的董事长的职务?在中国因为大部分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家天下的状态,所以在这个状态之中,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几乎是不会被解职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就是大股东,所以他可以拥有整个公司几乎绝对的权力。但是这件事情在很多上市公司却不是如此,我们看到瑞幸咖啡已经实现了全面的上市,他是一家上市公司,也可以说这是一家公共公司。公司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明确的发展模式,这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为核心的三会一层结构。在这个三会一层结构之中,各个机构之间是一种权利的制约与平衡的角力过程。而股东大会无疑是一家公司的权力机构,而对于一家公共公司来说,由于其已经上市,所以其董事长不一定是拥有控股权地位的大股东,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董事长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股东大会完全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表决的形式解除董事长的职务。这就是为什么瑞幸咖啡可以将他的董事长解除职务的重要原因,也可以将出问题的这帮董事集体开除出董事会。
其次,为什么瑞幸咖啡要进行这样的一步操作,实际上将董事长开除出董事会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代表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正在进行全面的变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在美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希望博得一种同情,就是说我们正在改过自新,我们已经将之前犯错的董事长彻底赶出了公司,未来这家公司将会严格遵守美国的各项制度,真正让公司成为阳光下运营的公司。既然这样的操作不一定真正有作用,但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没有办法向资本市场展现出一种改过自新的决心,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的原因。
第三,我们怎么看待瑞幸咖啡这样一系列的操作呢?我们可以看出来瑞幸咖啡实际上依然希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保证一定的影响力,毕竟对于这样如此烧钱的商业模式来说,一旦最终停止上市,那么对于其本身的运营将会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很有可能直接带来公司的破产。这也是为什么对于瑞幸咖啡这样的公司来说,财务造假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比一般公司更加严重。而对于陆振耀来说,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一旦其不再担任瑞幸咖啡的董事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从瑞幸咖啡的离潭之中脱身出来,毕竟因为瑞幸咖啡事件已经导致了神州优车、神州租车乃至于整个神州系一系列的危机,这个时候及时抽身反而是一件好事。不过对于瑞幸咖啡来说,其这样的举动到底有没有效果,关键还看资本市场到底买不买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