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撇老师|教育人

原创首发公众号:余家姑娘。欢迎你来。


吴撇老师

▎余 

    2013年5月底,我大学毕业,初入小树林。带我的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都曾郑重其事地说起过我们小树林的创始人——吴撇老师,并谆谆告诫我遇到他时要如何如何。只是当时她们说起他来,用的是吴撇老师的另一个笔名“林书缘”,而并没有人告诉我,吴撇老师就是林书缘。因为这小小的信息的不对等,造就了一个小小的误会的产生,当然,是我单方面的。可这也导致了我在入职后的第二个月月底才意识到,原来吴撇老师就是林书缘,就是大伙儿口耳相传的故事主角——我们的创始人。当下哭笑不得之余,惊觉自己迟钝。

    而事实上,我在入职的第一个星期,就和吴老师打过照面,在北门。那天刚结束培训,我正要从二楼下去,正巧见他匆匆上来,手里还拿着本书。听小伙伴说了声“吴老师好”,我也便跟着喊上一句:“吴老师好!”他礼貌地对我点点头,而当时我压根不知道他是谁。即使后来在不下6次的行政例会中见到他,也依旧只当他是小伙伴们格外尊敬的“吴老师”,从没有将他和传说中的创始人联系起来。现在忆起此,不免觉得好笑,为自己在某些时刻慢得诡异的反射弧。

    不过,这也挺好。这让我从一开始就能够通过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更客观地认识吴老师,而不是借助别人的嘴巴。只从别人的嘴里去认识一个人,是一件愚蠢的事,也是一件很灾难的事。时间更可靠,它往往能让我们真正看清人的本质。

    这不,吴老师和传说中的人物虽说有重叠的点,但毕竟不大一样。

    传说中,工作时他脾气大,骂起人来疾言厉色,不留情面。如果不知真相,真就以为他是个严苛暴躁的人。而事实上,在我工作的六年多里,我鲜少见到这样难看的场面。当然,脾气还是有的,不过往往是我们做事不尽如人意之时,而且更多是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对事不对人。其实仔细想想,这都源自于他对待事情的认真、讲究、不将就和追求极致。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无数次和他对接工作之后。好比有一次我们在海岸线校对微信,单就几张图片他就反反复复改了不下二十次,以至于后面直接给我上了堂课。从构图讲到色彩,从明暗对比讲到线条……反正,当时我们是晚上八点多开始工作,将近凌晨,两条微信才算真正对完。说实话,过程中觉得煎熬,但虽然痛苦,结果却是好的,不得不佩服他的坚持和才气。

    他是个内外才兼具的人。待得久了,在他身边学习的机会也更多,每每都觉得受益匪浅。无论是当老师、空间营造、排版设计、摄影还是玩儿生活,尤其是写文章方面。写文章对我来说是件重要的事,虽然知道它很多时候没用。但是它能够让你诚实地面对当下的生活,看见一阶段内你的情绪、思考,甚至是复杂心事。因此,身边有这样一位大师父在,我满是开心,心想努力点的话,写作能力应该也能获得真正的生长。

    犹记得前几年,我提交过一份活动课的微信文本让他审核。那天在领SHOW分校开行政例会,他把我叫出去,然后开始逐字、逐词、逐句地修改我拟的文本。不怕丢脸地说,被改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彼时他修正得一脸严肃,我只剩懵逼,小心谨慎地听着,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文盲,写出这样的文字,却也知道了好的语言要打磨。这件事对我的刺激蛮大的,以至于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决不能再有如此让人羞赧的情况发生。后来听曲曲说,她也经历过这样的窘境,她每次都会把吴老师改过的文字和自己写的原稿一一对比,仔细斟酌其中厉害,慢慢地,也学到了些本事。我依葫芦画瓢,看吴老师改的文字,听吴老师说的话,都会让自己沉下心来,再想一想,去想清楚一些更深处的东西。虽然资质平庸,但时间长了,也记住了些,对语言的警觉性提高了不少。

    再次提笔,就想着要仔细推敲,讲究遣词造句;写完了,也要来来回回改上好几遍,经常是好几十遍。有一段时间写诗评、写教育随笔,有时会发给他看,请他指正。等待修改的时间里,都是战战兢兢又一腔热血。改动得多了,很沮丧,想回炉重造,把所有的书再重读一遍;改动得少,心里欢喜,感觉颇有成就。长此以往,也有了些小进步。

    当然也还是有犯错的时候。每次犯错,他总是一脸沉重,拧着眉、板着脸,也不看你,幽幽便挤出一句:“唉,连你也这么不讲究?!”声音里还带着某种恨铁不成钢的悲痛。我对此非常羞愧,每每都觉得如芒刺背,恨不得从他手中抢过那张纸,狠狠地撕碎在地上踩上两脚,再狠狠地骂上一句:“写些个什么乱糟糟的东西!”

    我自觉对自己是很不满意的,尤其是在作文上。可他每次和别人介绍我,总会加上一句:“她爱读书,文章写得好。”每当这种时候,我都诚惶诚恐,颇觉对不起他的期待。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想着吴老师说了我写得好,那权当是吴老师的鞭策,有一天,我会写得好的,会写出自家风气的。

    我希望自己能够多写点文字,多读点书。这点其实我也要向吴老师学习。听源和的小伙伴说,他经常早起到之乎者也堂晨读,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自己发呆,与鸟问答,听树捉雨,逗鱼吃风,给大地写诗……我想,有他去晨读的早晨,源和的天光一定很美。想到2017年3月,他在给担当者的老师们培训时说:“你的内心永远要有一片黑暗,这种黑暗会带给你:质朴的宁静,单调的丰富,寂寞的有趣,空茫的深邃。”我感触很多。他说要“保持内心的孤独”,这我是赞同的。很多人说作家要沉潜到生活中去,但我觉得,被外部纷乱的信息填得太满的话,是不利于思考和创作的。人还是要懂得自我隔离,摒弃喧嚣,给自己营造相对清净的环境和心境,才能有能力和精力鼓捣自己的作品,才能繁荣昌盛。“孤独是生命中的山和水”,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有这样的状态。

    上一周,我们有机会坐下来一起吃饭,他说要敬我,我拿着杯子过去。他真诚地看着我,思虑了一会儿,才开口:“丸子,祝你永远安静,永远幸福,永远有属于自己的小浪漫。”

    这句话说到了我心坎里,当下我有些动情。想到曲曲每次和别人夸我身上没有社会气,其实是因为他们所带的团队没有社会气。也是,如他所说,“读书都来不及,哪有空计较。”他和曲曲一直特别维护我们,保护我们身上的特质,让我们不至于流俗。我心里感激,觉得自己幸运。

    想来,吴老师就是吴老师。抱朴守真,风流自成。

                        ⤷ 余,2020年4月16日


  吴撇,原名吴素明,又名横折折撇,1975年重阳节生,泉州泉港人。小树林教育、温陵书院创始人、董事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日记星球781号星宝宝利红,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121篇原创日记,用文字记录时光,留下...
    清水茗茗_当下整理阅读 1,501评论 0 1
  • 我只是说一个我的例子,有的时候出门坐车,等了一个红灯,到了下一个路口,又是红灯,甚至会一路红灯。但是如果遇到的是绿...
    李晴天阅读 1,495评论 2 0
  • 心经里的咒语,念玩之后身心会感到轻松,没有烦恼。心无挂念 去除紧张和压力 会有一种感觉。每一种咒语都会对你产生影响...
    写点东西阅读 5,339评论 0 0
  • 今天是特训营的第一天,上午写了一篇简书,因为时间紧所以匆匆忙忙写了还被加入专题了哈哈哈(小窃喜ᕙ(`´)ᕗ...
    Anglela阅读 1,29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