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虹,外柔内刚的精致上海小姐,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知名主持人,喜剧演员“嗲妹妹”,进修耶鲁大学与纽约大学双硕士,回国后先后任出版人、跨国企业中国区副总裁,创立女鞋品牌“高跟73小时”。著有《裹在2号连衣裙里的灵魂》。
赵小姐的文字,温暖细腻,不论什么时候,都能从中获得希望,这是独属于她历经千般的豁达。
在被生活杀得措手不及的时候,我总是本能地选择让自己变得好看一点。这样我就可以昂着头出门,受罪的时候起码也是美的,这是我十分简单的逻辑。
关于成长:
年轻人的世界多变而脆弱,划一根火柴,好像都比别的火柴要亮一些,没多大的事,也好像桩桩件件都比天还要大。
赵小姐同样有着这样青涩懵懂的岁月,童年时无故转学后的羞耻感,大学走穴时因负责人的一个眼神而忐忑不安,留学时走入穷人区拍片的胆战心惊以及遇上醉酒的流浪汉难以抽身的无助,甚至到工作后,与人打招呼依旧要打好腹稿才能说出。就是在这么的胆大又胆小的岁月里,赵小姐看过太多城市的凌晨四点钟,也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疲力奔波的圣诞夜。
在那些“苦不堪言”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的上一口香喷喷的食物来得让人期待。如果到了连食物都无法激起欲望的日子,那就去运动吧,去做脸、做指甲、买衣服。就是这样的,吃饱喝足,大汗淋漓之后,让衣服成为我们的战袍,继续我们的征途。
慢慢地,也就学会了如何目视前方,面不露色的路过穷人区,学会了酒宴上如何扯东扯西以致于无人劝酒,学会了货比三家,察言观色,也学会了在快收摊时去买东西,假装要离开,让店主降价,此后,愈发懂得成人世界的潜规则。
我们现在的样子,藏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亏、认过的怂和我们一路走来收到过的奇葩礼物。
先到达终点的人,依然会在那里眺望我。
关于亲情:
书里赵小姐描写最多的是关于她和她父亲的回忆,小时候拿着爸爸的大哥大想要显摆自己爸爸多么厉害的回忆,成年时爸爸陪着到处走穴时疏离又踏实的回忆,尽管相处时间不那么的长,但父女关系依旧亲密,所以才会在壮年时,面对父亲突然离世显得那么难以置信和拒以接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小姐大姑的那个书架,左面是活着的亲人的照片,右面是过世的亲人的照片,慢慢地,左面的照片都移到了右面,便变得越来越习惯离别,且在离别后将回忆珍藏,时不时想起,愈发勇敢。
只有诀别过的人,才能在每个黄昏,怀着明亮的正午的心。
恋爱使人坚强,同时也使人软弱。友情只使人坚强。 ——勃纳尔
关于友情:
嗯,在《2号连衣裙》里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赵小姐和她闺蜜朋友间的吃饭旅游情。
和闺蜜鲍鲍逛街买衣服,在砍价上永远无往不胜;和随时准备出去看世界的盈盈小姐在一起,就是不疾不徐的行程,即使遇上计划外,依旧可以不慌不忙;和处女座女伴乐乐小姐在一起,就是万事不必自己拿主意,跟着就好;和常年旅伴杨小姐在一起,那就是志同道合,随心所欲,处处充满新鲜感......
而在这些旅程中一起度过单身岁月,度过失恋期,度过那些让人抓狂又嫌弃的时间,是一件很幸福美好的事。
所以,闺蜜、朋友意味着什么呢?大概就是知道有她们在,我可以一往无前,大不了,和她们一起又闹又笑,就又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迎难而上了的勇气。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丽,更会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总有一个人教我爱情,
总有一个人等着我舍命去生活。
关于爱情:
找男人就像打车,不用车的时候空车漫山遍野,真赶时间的时候却一辆都打不上。故而,爱情还是得随缘,勉强不来。
赵小姐和那多先生的爱情,就是恰好遇上,刚好结合,看着一点也不轰轰烈烈,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平淡而温馨。
如何评判爱情适合还是不适合?当两个独居惯了的人愿意同居,并不断在摩擦中相互包容时,那或许就是合适的俩人吧。
而赵小姐关于感情和金钱的解读是这般的——
感情和金钱之间,真的存在一种微妙的联系:不管你是否拜金,男人如果不舍得为你花钱,你就一定要去花一花他的;男人如果从来都肯为你一掷千金,你就尽量不要去花他的钱。
送给所有的女孩:你只管尽情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关于那些优秀的女士:
赵小姐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女士,她们美丽而英勇地生活,有着万丈光芒。
50多的Marcia教授,特立独行,勇敢奔放。关于她印象最深的情节大概是跟前夫住在一栋楼的Marcia,在约会跟前妻住在一栋楼的Peter,但同样的,在纪录片采访里她也大刀阔斧。
赵小姐的启蒙老师潘老师,大概就是知书达礼的代表,教学新颖有趣,待人温和有礼。
还有赵小姐的外婆,是个自恋傲娇的老太太,最喜欢和别人比美,但同时,老太太不怕死不怕穷不怕吃苦也不怕过好日子,是赵小姐生命中第一个影响她的人。
在赵小姐的笔下,每一个女孩都性格鲜明,每一个女孩都经历不同,但唯独一样的是,她们都勇敢,坚强,乐观,不停的生活,尽情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有什么迷茫和困惑,不妨看看这本书《裹在2号连衣裙里的灵魂》 ,就会明白,生活里所有的难题,都可以一点一点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