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俩孩子去超市。路上老二骑平衡车想冲一个小斜坡,不想被绊倒了,儿子自己爬起来,自我检查哪里有擦伤。我赶紧跑过去关切地问儿子哪里摔到了,疼不疼,同时帮忙做检查。儿子不愧是小男子汉,摔倒了也不哭,非常淡定地检查完,只有手指根部有点擦伤,不严重。我跟儿子说回家洗洗手,擦碘伏消毒就好了。
此刻的闺女做得特别棒,闺女说:“妈妈,还是先买瓶碘伏给可可消毒吧,时间长了会滋生细菌。”
我赶紧表扬闺女,然后我们分工,闺女去药店买碘伏,我带着老二先去超市。今天是闺女自掏腰包买碘伏给弟弟消毒,棒棒哒!
回来后在小区陪俩孩子玩一会。中间有那么一会,由于闺女儿子沟通理解有偏差,儿子找不到姐姐,也找不到我。等闺女把儿子找到,儿子看到我那一刻,他把平衡车在路边一放,哭着跑过来找我,哭得很伤心。我知道刚才儿子因为找不到我和姐姐,害怕了,所以吓哭了。
我赶紧抱着儿子,边安慰他,边任由他哭,我告诉儿子,在妈妈面前是可以哭的。等他哭得差不多了才跟他说话,我理解儿子找不到我们时的害怕心情。我又引导儿子,假如在小区里玩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闺女提示儿子可以找保安帮忙。我又问假如在商场里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闺女又提示儿子可以找保安,或者工作人员,通过制服、工作牌可以判断哪些是工作人员等等。
一次小插曲,正好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在孩子摔倒或有情绪时,首先关注孩子这个人,无形中给了孩子莫大的安全感,能让孩子更有勇气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