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断续的读了两本书,一本是朋友送的《观测心中的太空》,一本是朋友荐的《未来简史》,也许不完全是巧合,两本书结合读起来还真有点新意。
《观测心中的太空》是一本合集,收录了几十篇西方人对佛教和科学的见解,主编是殿堂级的人物——索达吉堪布;《未来简史》对人类发展中的若干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大胆预测的一部经典,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尤瓦尔.赫拉利。
两本书中有太多相似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先确定好了结论再来阐述依据。这样说绝没有半点对两本书的不敬,相反,对书中大部分观点我其实是赞同的。
《观测》归纳起来主要目的只有一个: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向佛教靠拢。
《未来》简单的说其观点也只有一个:人类总是在不断的解决和制造矛盾中走向灭亡。
好吧,先说说科学吧:《说文解字》言“科”者“从禾从斗,斗者量也”。“学”者“觉悟也”。“科学”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通过观察,测量达到觉悟。也许科学主要来源于现代科学来自西方,我们把自省和思考的部分忽略掉了。
那么佛教呢?“佛教”即佛陀的教育,佛是谁?《金刚经》云:“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其实是一位老师,宗教化佛学也是传授这种颠覆人类认知能力的学说过程中无奈和必要的手段而已。
宗教和科技总是跳着一支优雅微妙的探戈,双方互相推动、互联依赖。科技之所以有求于宗教,是因为每种发明都有许多可能的应用方式,需要一种价值约束来指明方向。同样,新科技也往往开拓了新的宗教可能性。—— 尤瓦尔.赫拉利 《未来简史》
即便量子物理证明了物质的不存在,“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也契合了因果、轮回、无常等佛教主要观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问:“宗教”真的需要“科学”来证明吗?过度的相信“宗教”或者过度的相信“科学”这难道不都是同样的迷信吗?
《未来》说马克思的成功在于他相信技术。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有更大作用就是他有理性的,直接的的解决方案;但宗教不行,让人们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越来越行难了。赫老师也发现当今价值观体系中的“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已经趋于宗教化。
没有错啊,美国人民打着“自由”、“民主”的大旗几十年如一日的进行战争、颠覆,如同一个自恋狂加强迫症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典型表现,对个人执掌的价值观狂热的迷信并且强加于人这是继承了“宗教”最糟粕的部分。
从结论上来看,《观测》是积极的,因为佛教认可世界的变化和承受这种变化,但《未来》是消极的,赫老师担心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是以毁灭告终的。
其实两种观点我都是赞同的,毫无疑问来自各种宗教或者理性的观察分析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人类的发展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确实是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生存。但依据佛学的观点,下坡路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开始走上坡路了,这就是所谓的“减劫和增劫”。即便眼前的世界灭亡了,我们还会不断的在天堂、人间、地狱轮回,直至往生到极乐世界。
一个人若意识到,器世界中所展示出的人类欲望、目标和不可思议的秩序都微不足道时,他会将个人生活中的痛苦视为一种牢狱,并希望将万物作为唯一有意义的整体来体验。——爱因斯坦。
不太认真的读完两本书却认真的做了几项决定:
1、不再轻易去否定谁,或肯定谁了。
2、均匀呼吸,不去整那些“臭氧层”了。
3、约束那个狭隘的我,放飞那个宽容的我了。
4、平静面对得失,积极拥抱未来了。
5、爱自己和爱别人都要多一些了。
6、看到一个怪怪的背影,不会说“他好像条狗”了。
2017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