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Ⅱ李倩

从未想过自己会放弃专业而回归家庭,专心于相夫教子!但我却这样做了,而且做的心甘情愿,人也渐渐地由严谨凌厉变得相对随和散漫了许多!
以前的我为人各色,喜欢独来独往;除了工作之外,不大喜欢在人群中扎堆,更极少参加同事朋友间的聚会。
自从正式回归家庭,过起了休闲的日子,自然而然地与母亲打电话的次数也愈发多了起来!常常与妈妈煲起了电话粥,聊起了家乡的种种变化。对于一向不屑于听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新闻,此时的我,感觉到却是既亲切又随意了!
一天,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小雪的母亲来家里串门,并且向她要了我的手机号码……
事隔一天,我便在手机上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伙,你还记得我吗?″一个"伙″字,让我的心顿时紧紧地缩在一起,就像初恋时,听到男友突然间向我表白,一时间,被这热切的字眼弄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伙计″是陕西关中一带人对朋友的一种称谓,"伙″是对于闺蜜或发小的一种简称。
在当地,如果某人打听的人正好是对方的朋友,对方就会自豪地说:"哦!你问的是他呀?!那是我伙计……″顿时,这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许多,变得熟络起来了!
离开家乡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了,这期间,每隔两年都要回故乡看望父母及家人。由于每次回去呆的时间都比较短,儿时的伙伴们都出嫁了,能见到的亲人朋友也是寥寥数人,所以,"伙″"伙计″这样的称谓,在我离开家乡三十年的生涯中,几乎再也沒有岀现过!
突然间,一个既熟悉又生涩的"伙″字蹦了出来,却是任何称呼都无法替代的鲜活无比!我从内心深深地责问自己:这个字到底是被我遗忘了?还是遗弃了?!

看到手机上的信息,我并没有直接回复,因为我猜测肯定是小雪发来的!于是,我尝试着按显示的号码添加微信,还好,没有让我失望,出现了一个两朵红花的头像,昵称也没有用真实姓名。我赶忙发送了好友验证申请,并写明我是谁……
晚上睡觉前,我翻阅手机,发现小雪已加了我的微信!第一句话还是:"伙,你还记得我吗?″"小雪,我怎么可能忘记你呢?……
小的时候,我与小雪是邻居,刚上小学时,就在一个班读书,经常手拉手一起上下学。
那时候,我们没有玩具与课外书刊。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与婉玲在小雪家的热炕上打闹,玩过家家的……
有一次,大家都玩累了,躺下来聊天,抬头看到炕背墙上距离天花顶棚的地方,挂着一个装饰镜子,镜子上画有彩色的描金图案,两只鸭子在湖里游水,岸上有棵垂柳,湖心有一个亭子,远处的山后还有一座漂亮的房子。
我们几个呆呆地看着镜子上的画,我问道:"你说这两只鸭子晚上在哪里睡觉?"小雪回答道:"鸭子在亭子里睡,那里边也有一个炕!″婉玲纠正说:"那亭子没有门,也没有窗,很冷的,鸭子应该在山后边的那座房子里睡才对!″我觉得婉玲分析的对,转而问道:"那鸭子没有手,怎么开门关门呀?"婉玲从炕上爬起来,跪坐在我与小雪面前,撅起小嘴,将头左右晃了几下说道:"鸭子都用头和嘴做事的!″我与小雪很服气的点点头……

这个画面一直藏在我的记忆深处,到了成年的一天,在公园的湖中第一次看到一对鸳鸯,猛然间想起镜子上那两只在一起游水的鸭子,突然晃然大悟,那应该是一对鸳鸯才对呀!
在那个较贫穷的年代,虽然没有童话故事书籍可读,但我们也有自己心中想像中的童话!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学习珠算,我们家有两个算盘,又大又重的那只,是做会计工作母亲的专用,另一只轻巧的,爷爷在算盘两头绑上绳子,我便背在身上去学校学习。
隔壁的小雪可没有这么幸运,尽管她的珠算学得很好,打起算盘来算的又准又快!可是她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算盘,每次到了课堂练习时,只能借老师的用,其实那时的算盘一个才三元钱呀!
小雪是家里的长女,因为弟弟妹妹多,爸爸妈妈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根夲照顾不过来,所以,小雪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后来,她们的家也搬到了新巷中,我一有时间就去找她一起玩耍,曾经一起与大孩子们下沟里打酸枣,也曾一起用花花绿绿的彩色纸学剪窗花……
在我离开故乡的三十年间,常常做梦都是儿时的记忆,故乡的房子是那么的高,道路是那么的宽,田间是那么的一望无际,这个村庄步行到那个村庄,需要用脚步丈量好久好久才能到达!
近些年回家,却发现似乎记忆中的道路变窄了,老房子也变得又小又低矮,无际的田野仅需几分钟的时间就能从这头走到那头。这种感觉让我有些费解!但是,每当我离开家乡,回到我现在生活居住的南方城市,家乡的一切影像,在我的脑海里又回归了记忆中的高大与宽阔!
在女儿一岁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每次在小区或公园带着她散步,我只能将脚步放的很慢,女儿却是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我!当我从高处拿东西时,她总是示意我抱她起来看个究竟!这个时候,我才晃然大悟!原来我们生长之初的地方,是用幼小的视角来衡量的!所以,深刻在记忆中故乡的一切,都是高大的,宽阔的!
现在,故乡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做为游子,心中的故乡却早已定格在成长期的那个年代!

当我刚刚进入城市生活的最初几年中,时常回忆起小时候,感觉那时候的故乡是灰色的,没有一点生气,甚至有几份丑陋!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差,我们多数孩子的衣着都是邋里邋遢的!这对于后来从事艺术工作的我来说,颇有些不堪回首,所以常常庆幸自己最终生活在繁华的大城市!故乡变得仅是因为有家人的存在而必须回去的地方,似乎再无其他瓜葛了!
每当他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故乡的省份,从未说过现在户口所在地的城市!更有意思的是,白天忙于工作,早已是遗忘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但梦里却总是故乡的场景与儿时的亲朋好友!
其实,我的故乡应该是古铜色的,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厚实而明亮!只有走出故乡的游子,感受到各个地域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差异,再一次审视生我养我的故乡,才会深刻地体会到关中平原浓郁的文化底蕴与纯朴的乡村民风。
在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黄土地上,很多古老的民风民俗在此得以很好的传承,尤其在关于孝道与生死方面的仪式感,表现的尤为隆重!这些仪式在我年少时,却浮浅地认为,纯属封建迷信之类,多余的繁文缛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故乡变得立体而多彩,故乡人的精神面貌与物质文化生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常令我这个游子目不暇接,感慨万千!唯一不变的是那浓浓的乡情与纯朴的质地!
记得有一次在梦中又一次回到故乡,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家的大巷子,却发现巷中的南边,树立着硕大的广告牌,过路的乡党告诉我,那个广告牌的地方曾是与我家对门子同学红旗家的宅院,我转回头再找自己的家的那个四合院,却发现这里已变成了高楼大厦。我心急如焚地跑来撞去,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家了,只觉得伤心欲绝,一大声哭泣着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泪水顺着眼眶流向面颊滚向耳窝与脖中,冰凉冰凉地湿了一大片枕头……

现在我的孩子已是十岁多了,家里的玩具与书籍堆积如山,却常常因没有伙伴一起玩而落寞不已!很多时候缠着要听我小时候的故事,我总觉得乏善可陈而改了其他话题。
直到六岁时带女儿第一次回故乡,开始还怕她不适应生活环境,没想到一回到家,竟然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尽情地撒欢!敞亮的四合院,上千户人家的大村落,广阔的田野,尤其是小表弟与村巷里可随时串门玩耍的小伙伴们,女儿常常忙得不亦乐乎!早已无视我的存在了……
回到现在生活的南方城市,我打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记忆,给女儿讲起了我与伙伴们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曾忘记一起在后沟里的土涯下钻那黑漆漆的地道,男同学们像勇敢的开路先锋在打前阵,女同学们虽然胆小,却抑制不了那份神秘与刺激,也畏手畏脚地尾随其后,走了几十米后,不知前面的男同学发现了什么?只听一声惊叫,顿时一片大呼小叫地冲出了地道……
我也曾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同学小忠下课时盘腿坐在课桌上,几个调皮鬼马上把桌子抬起来了,围着教室转了一圈;小忠愈发得意了,双手合十,口中直念到:拜神仙了!拜神仙了!这时,几个老实憨厚的小男生竟然真的跪倒叩拜起来!正当教室里一片欢腾的景像,却恰巧被走进教室的班主任杨老师撞个正着,小忠也从神仙一下子降级为哭鼻子的小花脸!

记得有一次,我们巷中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在黄昏时分,一起结伴去几里之外的村庄看露天电影。步行到了放映电影的地方,电影已经开演了,白色银幕下面黑压压地挤满了几百号人,我们这群晚来的外村人可不敢往前面挤的,只能乖乖站在后边。
我与小雪、婉玲几个小孩的个子太矮了,就是掂起脚也看不到半点银幕,只能看到大人们黑暗中的背影。从空中飘来的声音中判断,电影放的是战争片!当听到了一阵冲锋的号声,随后是一名解放军激动人心的喊声"冲啊!为XX同志报仇″顿时喊杀声、枪炮声响成一片!我们几个小孩听到后也很振奋,小雪激动地说:"我们又打胜仗了″!这时,婉玲突然把我们俩拉出人群,指了指银幕说到:"我们去后边看吧!″我们三个小伙伴一拍即合,于是,跑到了银幕的后面,就地坐在泥土的地上,津津有味地在反面观看剩下的那半部电影了……
电影放完正好是午夜,天阴沉着看不到一颗星星。我们几个小孩紧随着大人,走在黑灯瞎火的田间小路上;刚开始还有说又笑地谈论着剧情,但快走到路边的一片坟地时,队伍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听到一群杂乱的脚步声与衣服窸窸窣窣摩擦声。
我与小雪、婉玲这个时候早已手拉着手挤在了人群的中间!当经过坟地的边上时,突然一阵冷风吹来,新堆坟头上的花圈与白纸幡子"哗哗″直响,顿时吓得我的心突突地乱跳!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过了坟地半里路后,我们这群人便放缓了脚步,仍就嘻嘻哈哈的谈笑起来……

在我们那个年代,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玩具的,上小学时,除了课夲,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的。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轮到我们班阅读是在周五的班会课上。
上课铃声响过,盼了一个星期的同学们少了平时的暄闹,早已急切地静候班主任马老师的到来!年轻高大的马老师终于走进教室,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讲台前讲课,而是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轻轻地抽出夹在腋下的报纸,放在讲台前的桌子上徐徐地展开,时不时抬抬眼皮看看热切等待听他阅读的同学们,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当老师翻开报纸,一篇接着一篇阅读少年报上的文章时,教室里边安静极了,每个人都认真地聆听着。老师读完了"知心姐姐″、"动脑筋爷爷″与"小灵通"等几个栏目后,突然放下报纸,抬起头用奇怪的眼神扫了一圈同学们那期待的神情,然后用缓缓而低沉的声音问道:"同学们,下面我该读给你们什么内容呢?″随后,教室里的同学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脸不解!几秒的安静过后,突然一个同学大声喊道:"小虎子″!顿时,教室里便雀跃沸腾起来,七嘴八舌地喊了起来"小虎子″"小虎子"!一向严肃的马老师看到求知欲望如此强烈的学生们,也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小虎子″这个连载漫画的形象是中国少年报的编辑们创造出来的,是个戴着红领巾的可爱的光头小子,虎头虎脑,学习很认真,乐于助人,而且关心集体,团结同学,自己做错的事情,总能在第一时间改正过来!每组漫画都会向小朋友说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告诉学生学会判断是非的能力!"小虎子″连载漫画每期都在讲一个故事,所以,每周的班会都是同学们热切期待着聆听小虎子新故事的日子,而且老师每一次讲完故事后,都会把报纸给每张桌子的同学传阅一遍,这也是我们七十年代小学生的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把原来的农田改成了很大的操场,这便成了我们课余活动尽情撒欢的欢乐园!
记得每天下午自由活动时间,班上的女生们在宽阔的操场上用瓦片踢格子,打沙包,有时候也打垒球,只是把球棒省略了,用自己的手臂再加上棉套袖来代替球棒,依然打得很尽情!很多同学的鞋头都露出了大拇指,却顾不上倒掉钻进鞋子里的沙土,忍着痛奔跑着,欢实得像一个个英姿煞爽的小女将!

那时候,男同学最爱的玩具就是铁丝做的小手枪了,发射用的橡筋是用自行车轮胎气门芯上的鸡肠子,特有弹性!枪子是用纸叠的;我有时候也会帮男生同桌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叠枪子,叠枪子很讲技朮的,要叠的很硬很小才有杀伤力!持枪的男生往往显得威风八面,女同学可就倒大霉了,常常变成了他们的活靶子,被打中的女同学哭喊着满教室里追骂持枪行凶之人,教室里一时间乱成一窝蜂……



那时候家里都很穷,我们极少有零花钱的;平时饭菜油水也少,可挡不了嘴馋呀!只有自力更生了……
记得有一次麦收时节,班上组织捡麦穗,并分成男女生两大组。我率领女生组在农场收割完的麦田里捡麦穗,每人捡了大半竹篮子,就准备返回学校交差了。

途经栽植在浅沟里的苹果园,我们十几个女生不约而同地往土涯下望去,只见每颗树上都挂满了繁茂的青苹果,顿时馋涎欲滴!回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发着贼光的眼神都在试探中询问对方:"偷还是不偷?″
一阵沉默之后,玉儿突然开口道:"这么深,咋下去呀?″我听完心中一阵窃喜,终于有人呼应了!赶紧答道:"大家先勘察一下地形,看从哪里下去比较容易?″。
于是,我们十多个小女生边走边观察地形,这时却听到"汪汪″的狗叫声,我们再往下一望,只见看果园的老伏爷爷正在侍弄果园,距离他不远处的那条狼狗突然拼命地朝着我们的方向狂吠起来,老伏爷爷警惕地向四周张望,似乎已发现了我们!
贼头贼脑的我们都被老伏爷爷脑怒的神情吓住了,赶紧挺起胸堂大步向前走,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竟突然开口唱起歌来!老伏爷爷看到胸纠纠气昂昂的一群女孩子只是路过果园而已,神情顿时平和了许多,便低下头继续忙活了!

我们一群小女生看到想要吃到苹果是没什么希望了,顿时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地往前走着,当走过果园紧闭的栅栏大门时,却意外的发现门口外边有一颗苹果树,虽然没有果园里边的繁茂,果子也要小一些,而且这里的沟要浅一些,但也有近两米多吧。
于是我们纷纷解下自己的裤带绑成一条长绳,选了三个胆大的女生,用裤带绳把她们缓缓地放下沟去,同时也派了两个人在周围侦查放哨!
下到沟里的其中两个女生,很快像灵活的猴子般爬上了果树,将果子摘下扔在地上,另外一个专门捡地下的果子,然后一个一个地往沟上扔。
但这样的效率太慢了,而且不容易接住,果子都摔烂了,不知谁突然提出用衣服裹起来,再用裤带绳吊上沟来;果然,这样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我们边忙活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还有些酸涩的青苹果,也暗自得意我们的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配合默契!

这个时候,却看到沟对面的土涯上走来一行人,正向我们这边张望,我们再仔细看了看,坏了!这不就是我们班另一组的男生嘛?!我们慌忙收了工,反正那颗树上的果子都差不多被摘光了!
这时,我们早已对酸涩的青苹果失去了兴趣,唯恐男生将我们的偷窃行为上报老师!大伙匆忙打扫战场,将苹果藏了起来!这一切还未做好,男生们已拐到我们这条路上了,一个个审视的目光盯着我们,嘴角还挂着一丝坏笑,他们一声不吭的从我们身边走过,女生们像等着赦免释放的犯人,一个个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人家男生们却是视而不见地走开了……
女生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悄悄地聚在一起商议着对策!这时,玉儿说道:"我去给杰哥送些苹果给男生们吃吧!他们可能就不会告诉老师了。″真是个好主意,因为思杰是男生的队长,也是玉儿的邻居。
于是,玉儿用衣服的前襟兜了十几个苹果快步走上前追上了思杰,"杰哥,给你们吃苹果!″思杰看了看玉儿讨好的神情,又看了看兜着的果子,似乎在犹豫拿还是不拿?!这时,只见旁边的良子看到后使劲地摆摆手,示意思杰不要拿,随后拉起思杰快步走远了!
看着吃剩的二三十个青涩的果子,我们却不敢揣在衣兜里面回去,唯恐路遇熟人被发现我们偷盗的行为,只好将果子扔到草丛中,心情沉重地回学校交麦穗去了。

第二天下午班会上,班主任老师不指名不道姓地问道:"昨天下午,我们班的有些班干部都做了些什么?希望下课后到办公室交代清楚……″提心吊胆了一天的我,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忙低下头,余光扫了一下周围,女生们个个低眉垂目,男生们一副副小人得志的胜利之色……
现在,毎当我给女儿讲起小时候的故事,她总是一副羡慕之情,原来让我不堪回首的儿时,在女儿眼中却是那么鲜活生色,富有创造力……
最后,我想对儿时的伙伴们大声地说:"伙,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