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怎么又是吃的?”
这是一个朋友前两天在我朋友圈里一道菜的图片下的留言,是啊,我的朋友圈里发的最多的,是吃的。尤其是最近一个来月,我的工作安排的很少,也没有外出旅行,好像把所有的热情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做吃的这件事上。热衷在菜场超市微信京东淘宝等各种渠道挑选想吃的食材,把橱柜和冰箱塞得满满的,每天早上醒来想的第一件事是:今天吃什么?想好了吃什么,接下来第二件事是:怎么做。如果自己会做呢,那就直接开干,如果不会做呢,就去百度或者抖音搜一搜食谱和做法,然后平凡的一天从厨房拉开了帷幕。
别人问我:你怎么这么爱吃呀,我经常说:我是金牛座嘛,是个天生的吃货。最近认真的回忆起自己的做饭经历,发现做饭这件事在我的人生词典里不仅仅是-烹饪食物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我第一次做饭的经历大概是在4岁左右的时候,以前妈妈经常用讲笑话的语气和我说起我4岁时候做饭的故事:有一天,爸爸从手术室做完手术下班回到家,看见我正专注的在水池边把一颗颗的鸡蛋在敲开壳扔进水池里,爸爸他以为我又在淘气,忍着怒火走过去问我:“媚娃儿,你在做么子?”我当时仍然很专注于敲碎鸡蛋,头也没抬的说:“我在打鸡蛋,给我爸爸做鸡蛋汤。”据我妈妈说,当时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又感动。我曾经每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觉得好笑,最近回想起这个场景,那时4岁的我一定是真的在模仿大人们做饭的样子,在认真的给爸爸做饭,希望爸爸在做完手术后下班后饿极了的时候有一口热乎乎鸡蛋汤喝,我确定那个4岁的我,用这样的方式在表达对爸爸的爱。
第二次印象深刻的做饭记忆,大概是在7岁左右,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爸爸妈妈去他们开垦的一小块菜地劳作,我在家玩儿,突然我就想如果我能给爸爸妈妈煮面条,那么他们回家的时候就有饭吃啦,于是我开始架锅,放水,煮面条,记忆中那一次我放了很多面条,面多水少面条坨在了锅里,爸爸妈妈回家后,看到我在做饭很吃惊,他们吃了我做的面条,那时候我很有成就感,后来过了很多年,据我妈妈说我煮的那锅面条放了太多的盐,实在是难以下咽,但是他们为了不打击我的积极性,仍然吃完了那锅面条。
再后来,好像我做饭就成了一个生活中的常态,那时爸爸妈妈由于工作两地生活,爸爸在县城的医院工作,我跟着爸爸在县城读书,妈妈在乡镇工作,每两周回一次家,爸爸是外科大夫,他的工作总是很忙,吃饭也不定时,于是很多时候要么给我钱出去买吃的,要么把我寄养在别人家,要么是我自己做点简单的饭菜给自己和爸爸吃,那时候我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小朋友能吃到妈妈做饭,每天一日三餐简单的饭菜满屋飘香。现在回忆起那些场景,其实让我馋的并不是那些饭菜,是一种生活的稳定感,这种稳定来自一日三餐,来自妈妈的爱和陪伴。那时候小小的我常常在半夜哭醒,想妈妈。
渐渐的做饭成了我在家的主要家务,日复一日的重复,练就了我做饭的基本功,好处是长大离家后,无论在那里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学做新菜也基本是看一看,再琢磨琢磨就会了。对家人,对朋友,做好吃的,也自然的成为我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其实,我的妈妈很爱我,当年因为生活所迫不能每天照顾我也是她心中的遗憾,妈妈退休后,曾变着花样的做我喜欢吃的,只可惜这些弥补不了我童年时的缺失,我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那个渴望妈妈陪伴、安全感缺失的小女孩她依然还停在那里,那些缺失就像是一个深深的空洞,用成功,用优秀……用很多东西去填补总也填不满。生命的匮乏感和焦虑感仍然时常袭来,让人猝不及防。
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一切不可能再重来,童年的缺失已成事实,那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能做的,是让自己成为当年那个小女孩理想中的妈妈,在现实生活中我并没有养育孩子,但我可以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育,最近一年多来,我对自己越发的宠爱,时常觉察自己的内在需求,想吃好吃的给她做,多麻烦都不怕麻烦;照顾她的起居,让她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空间里;带她去四方,让她感受这个多彩的世界;倾听她的声音,感受她的委屈她的悲伤她的愤怒,给她拥抱给她支持。
渐渐的,那个坑洞在自己对自己的爱中一点点的填补,我不知道这个过程会有多长,我只知道,这一生我都会陪伴在她的身旁照顾她,给她做更多的好吃的,带她去体验更多的新事物,和她一起去看看这广阔的世界。
也许生命中的缺失是早已埋下的伏笔,终将成为丰盛生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