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莎、梁梦麟 来源:爱范儿
从今年数次更新的功能看到,支付宝这个老牌支付应用将之后的发展移向了 " 支付社交 "。
现在的支付宝,已经在用户那单纯的金钱交易中加入了即时聊天功能。用户在转账时也能够和对方做一个更详细的交流,无需跳转到其他应用。之后,支付宝也加入了类似 " 朋友圈 " 的社交分享功能,以巩固用户心中的社交属性。
近日,支付宝在加入 " 生活圈 " 之后又上线了 " 社交圈 " 的功能。
这项功能主要在于将具备相同爱好或相同目的的用户聚集在一起,以完整 " 支付社交 " 这一个属性。其中,也会有一些门槛较高的社交圈,如今天才爆发的 " 高端单身交友圈 "。
" 高端单身交友圈 " 到底是什么鬼?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在支付宝客户端的用户搜索界面搜索 " 日记 ",会出现 " 校园日记 " 和 " 白领日记 " 两个 " 社交圈 "。用户在进入这些圈子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以 " 校园日记 " 为例,只有在校女大学生才可以发布动态。不能发布动态的用户可以点赞和打赏,芝麻信用分大于和等于 750 分的用户才有评论权限。
每个 " 社交圈 " 还设置有自己的管理员和严惩规则,如果在圈子内发表违禁内容,管理员有权删除其动态并禁言甚至拉黑。
当然,这些门槛比较高的群在运营上也会比一些完全开放的要好一点。
这些 " 高端交友社交圈 " 会定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同时也为进群的用户定制交友服务。他们希望通过这种 " 从线上到线下 " 的延伸方式,拉近群众成员的关系,达到 " 交友 " 这个最终目标。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报告显示,这些 " 高端交友社交圈 " 中大约有 68.6% 的成熟社群会组织用户聚会、活动。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对这个新 " 社交圈 " 的感受也是见仁见智。
网友北葵向暖表示:
玩儿了两天支付宝,觉得有些人为了求打赏发很多露骨的照片,秀胸、秀腿、秀臀、秀草莓的,其实为了那么几块钱没必要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廉价,这也不是创建这个群落的初衷,而且会让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评价更低更差。
而网友小马甲表示:
不要给打赏,评论我就行!因为信誉高的才能评论,有钱也买不来一个评论机会。问了一圈周围的人,很少能达到 750 分芝麻信誉的!支付宝这是要给我介绍一堆好朋友啊,还帮我把坏人给筛掉了!
还有的用户想要尝试,但苦于自己达不到 750 分的芝麻信用分,被挡在门外。
支付宝的 " 社交圈 " 到底想圈什么?
从用户的使用体验来看,支付宝这次新上线的 " 社交圈 " 拥有很严格的用户划分规则:要符合身份定位,芝麻信用分必须达标。而如此细分的准入规则就反映出了支付宝想要获得的那一部分用户群体到底是谁。
早在今年 6 月,支付宝就已经把原来的 " 校园生活 " 升级为 " 校园圈 "。除了原来 " 校园生活 " 的充值、支付、缴费功能,学生还可以在新的 " 校园圈 " 中获得兼职、优惠、生活动态等信息,将支付宝的使用场景从支付、消费拓展到更多的生活领域。
而以目前看到的 " 圈子 " 种类来看,还有 " 海归精英圈 "、" 美剧圈 "、" 脉脉互联网精英圈 " 等,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高学历、高收入、高信用度、高消费。
很明显,高端消费群体是支付宝 " 社交圈 " 的主要对象。而这些通过 " 社交圈 " 新获取的用户,将成为支付宝新的流量来源。
支付社交:支付宝的未来?
今年 10 月,蚂蚁金服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将支付事业群升级为 " 支付宝事业群 ",下设包含用户及社区事业部、商家服务及开放平台事业部、支付宝技术部和农村金融事业部在内的四个部门。
其中,社区事业部的设立引人注意。这意味着支付宝可能要开始打造以支付、交易等场景为核心,兴趣、身份为基础的社群。
这一招不是突发奇想,早在今年 8 月,支付宝发布了 9.9 版本的客户端,加强了社交生活圈的功能。支付宝提出,未来将搭建基于同好的社群,以丰富其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动作频频、一门心思要做社交的支付宝引起了用户的质疑:做好支付工具就好了,我根本不想用支付宝来当作社交工具。
支付宝为什么要 " 死磕 " 社交呢?
作为功能型的支付产品,支付宝的流量来源主要是阿里系的淘宝、天猫。尽管线下第三方支付渠道不断拓展,但来自微信等其他支付工具的挑战从未减少。
在产品特性和渠道几乎没有差别的情况下,用户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作为天生的支付工具,支付宝在流量获取和留存方面,比起微信之类的社交软件来说,明显是不占优势的。
这也就意味着,支付宝必须探索一条新的路径,来弥补自己在淘宝、天猫支援以外的用户粘性不足。虽然尚不能断言 " 交友社区 " 是不是那条对的路,但试试总是好的。
对于坐拥 4.5 亿实名用户的支付宝而言,要做到或做好这种 " 交友社区 " 其实并不是难事。
因为,芝麻信用等一系列个人评价体系都是量化用户信用度的凭证。支付宝通过实名验证和这些数据就能大概确定这个人大概的状况,再通过这些数据去设立门口或制作定制化服务,这可能也会成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或者也能满足这些 " 目的性 " 较强的用户。
但从另一方面看,支付宝要怎样去监管这些群体,有方向且在保持底线的状态下引导这群人去做一些适当的事、向着建群一开始的目标进发,这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从支付宝社交圈中其他社群中看到,不少以年龄、社会身份、职业等元素为标准建立的社交群中,内部含有很多不合适甚至可以说是 " 不正当 " 的分享。
而支付宝要做的不仅仅是设立进入者的门槛,还需要对平台使用者分享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不然,其内部所有的社交群都会出现失控的状况。
(支付宝社交圈和 Facebook Group 是倾向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
总的来说,支付宝通过自身数据优势和用户需求而诞生的 " 支付社交 ",或许是一种新型的社区运营模式。
它不需要和 Facebook Group、QQ 兴趣圈等其他圈子社区作比较,生活、消费属性较强的支付宝或者能够把一些 " 实际目的性较强 "、" 专注于售后讨论 " 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和消费行为联动,以达到活跃社群的最终目标。如果说 " 淘宝达人 " 等内容号主要是为商家导流的话,那么支付宝的 " 社交群 " 则主要是为买家服务。今后的方向,也绝不会止步在 " 交友 " 这种层面上。
而这些群需要更有效的监管,用门槛去阻挡 " 别有用心的人 " 是一种方法,内容控制也是另一种手段。只有这些都准备好了,这种社群文化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但从目前群内部的内容看来,支付宝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