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生活仪式感的缺失,是现代人急需从古诗词中补上的一课。从古诗词中的小文化可以从中了解古代仪式,感受诗词中“象征、寄托”的魅力。
一、了解古代仪式,营造出属于个人的现代仪式感。
古人善于物我交融,用以物观我的思维方式,化虚为实,使得几乎所有的物件都能发生寄托或者象征,形成感人的形象;这些寄托和象征,一开始只是私人的约定的,比如,“折柳”,一开始只是通过谐音‘留’暗示送别的人对将离去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来由于文学的传播,‘柳’成了送别仪式中不可缺的诗歌意象了。 如: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歌最大的功能,便是将某种象征的物件落实在文字上,形成某种解释或者暗示,让人获得启迪、愉悦身心。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这是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的决心。清代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诗人通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方式,用文字对于物体进行的一番解释,既赞美竹子坚韧顽强的精神,又表达了诗人正直不屈的骨气。这以后,石灰和竹石便有了某种象征的力量。
在诗人的自我行为文化里也有寄托,“醉卧沙场君莫笑”,本来就是写在战场上喝醉了,没有什么的,现在当我们在电视里看到醉卧沙场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有了某种凄凉和同情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程颢的《春日》“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是写自己对大自然的陶醉的感觉,说是‘独钓、时人不知’,只是自得其乐,其实他也是想让时人知道他的乐的,要不然就不必通过诗歌的形式写出来,让人羡慕不已了。这就是古诗发生的象征或者寄托的力量。
古人借用象征,寄托的手法,将主观情感借物象表达出来,形成一种仪式,如‘送别折柳、踏歌’、‘喝酒飞花令’、‘战前喝酒壮行’等等,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制造一种感觉,形成特有的仪式感。
从古诗词小文化的汲取中,我们感受到:仪式感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和思辨能力迅速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感觉。 生活中那些无趣和委屈;那些一潭死水、灰头土脸、见不到阳光的日子,其实都是因为缺少了仪式感。世上总有活得比你更艰难,更不易的人,但如果心中有了仪式感,就好似给干渴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形成一种动力,从此充满生机和希望。生活需要仪式感,它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天。也就是说“仪式感,是一种对生活认真、尊重、敬畏、热爱的态度。”
出门前,认真检查自己的着装。你的衬衣领和袖口,永远白净清新,不留污渍。即便一个人生活,你也要当做这是对生活的一场赴约。这就是认真的态度;约会迟到时,对别人礼貌地说一句对不起,逢年过节时,回家探望家人,下雨天开车路过泥泞小路时,把车开慢些,以免污水溅在行人的身上,这就是尊重的态度;对你的工作始终保持一种热忱,即便周围的同事敷衍了事,你也坚守信念。对不知道和含糊不清的事,懂得探索和求知,这就是敬畏的态度;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内心中有一份热爱,在平淡的生活中总能找到一丝安慰和放松,这就是热爱的态度。
“生活里真正的仪式感是什么呢?”
是即便一个人时,也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永不懈怠、不放松、不懒惰。是即便一个人时,也要学会爱自己,可以买一束鲜花、品一杯美酒、做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慰劳自己。一个会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
真正的仪式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要让任何人都满意,任何人都称赞的,而是你自己清楚地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想要的,只有认真做自己的人,才能拥有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这就像幸福,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你觉得幸福就好,不是追求别人眼中的幸福。
什么才是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
它是不辜负生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每一朵鲜花盛开的静好岁月,并且有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伴随你的一生。
二、感受古诗中小文化‘象征、寄托’的魅力,力争‘学以致用’。
阅读大量的古诗,你会发现,中国人真的十分善于将复杂的但是看不见的情感形象化的,所以中国人创造了大量的符号。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中国人象征化的物件的,因为中国人在友亲之情方面做得比任何西方国家都要好。唐代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就是“象征”“寄托”的魅力。
“象征”“寄托”中的用典。这其实也是一个“小文化”的现象。中国人有一个向古人学习的习惯,这正如孔子对自己的所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为一切的问题,都可以从古人那里得到启迪。所以,中国人在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会经常说“古人说得好啊!”
用典其实也是用一种文化符号,能形成某种强有力的寄托或者象征意义的场域浸染。
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引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庄周晓梦迷蝴蝶",说的是战国道家庄周,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变成漂亮的蝴蝶,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自由快乐。梦醒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周,不见了蝴蝶。忽而又想自己或许就是梦中蝴蝶变来的,想来想去,自己也搞不清到底是庒周呢?还是蝴蝶了,"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望帝是周朝末年的君主,名叫杜宇。他关心百姓生活,教导百姓种植庄稼,引导百姓遵循农时搞好生产,百姓对他十分拥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清明、谷雨前后飞到田间鸣听,以提醒人们播种。
这两个典故用异域同时的时间场域作浸染,意思是:我向往的美好情景,像庄子梦见蝴蝶那样,是虚无缥缈的梦境。我心中难言的冤愤悲苦就像杜宇那样,只能把报春的心愿托化给凄鸣啼血的杜鹃了。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用了异时同域的空间意蕴作浸染。“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附近是交通要道。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但如今这些旧世族的楼台亭阁已经荡然无存,桥边只有“野草花”。如今这里住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中借前朝豪门的没落隐喻现实豪门也终将会重蹈覆辙。抒发对‘沧海变桑田’的感慨之情。
当然,诗作者用典自然也希望读诗的人能知道他在用典,如能听出用典者的用心,作者和读着之间都会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愉悦感。
有一句叫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话,其实也可以改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诗意”。古诗里大量诗意的景象,一定会启发每一个读者的诗情的吧。。那我们领略了“象征”“寄托”作用,不妨也‘学以致用’一下。把你视线从古诗的文字移向现实世界,试着从世间各个物件的边缘寻找某种可象征、寄托的物象吧。
汲取古诗文化中的象征、寄托手法,还能帮助你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当你品鉴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后,遇到你的好友取得成绩,你去激励他时,用典说出“祝贺你取得好成绩,希望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么,谢谢你,你汲取并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了用典寄托并传达意象了。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题目中的“赋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请以“×××”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首诗就是要求以“古原草送别”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首诗的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古原草”,一个是“送别”,这两个词也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或者说中心。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居易是如何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写作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歌起笔就写草的茂盛、草的枯荣、草的旺盛生命力,紧紧围绕古原草这个关键词展开。“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远芳”和“晴翠”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也是在写古原草,最末语句点明送别,充满离愁别绪。
如果你善于思考,一定还会发现更大的问题。假设让你写一篇以“古原草送别”为题的千字文,前八百字写古原草,后两百字写送别。“古原草”是“古原草”,“送别”是“送别”,两者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这样的安排可以吗?毫无疑问,不行!而白居易的这首诗就是前五分之四在写“古原草”,后五分之一在写“送别”。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首诗也不可能千古传唱了。显然,对这首诗,我们还有很多秘密没有发现。
前面写“古原草”的部分是否涉及“送别”,后面写“送别”部分是否又涉及“古原草”呢?“离离原上草”这句在写古原草长势的同时,也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就在这芳草茂盛的古原之上。“一岁一枯荣”表面上是写芳草的枯荣,实际上也暗示人的离别与相聚,就像是这古原草的一枯一荣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原草经历野火的焚烧,仍旧有强烈旺盛的生命力。暗示作者和朋友的情谊也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持续而绵长,绝不会因为离别而断绝。“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古原上芳草弥漫的清香和阳光下绿草的勃勃生机,接通了 “古道”之路和远处的“荒城”,那是朋友将要前往的目的地。在这清新柔美的景色之中送别,已让人满心依依不舍,而“古道”、 “荒城”所带来的苍凉之感,在这依依不舍的情感基础之上,又添加了别样的味道。“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是在说这不是第一次的离别,当然也一定会有再一次的相聚,隐隐和前面的“一岁一枯荣”形成照应。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这首诗处处都在写古原草,也处处都在暗合送别,反过来处处写送别,又处处暗合古原草,两者的结合如此紧密,水乳交融,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
围绕中心写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给我们的启发是:写作要紧紧抓住题目或者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写;如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就要考虑清楚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纽带来链接这几个关键词。如果你在鉴赏完这首古诗,领会到这一点,是否应说:谢谢你,香山居士,我知道怎样‘学以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