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念念心。
欢迎来到生长回响,这里不止有美食,也会不定期分享好书、精进成长以及旅居生活~
本文7059字,用时4小时余。
01、介绍
八月一共读了五本电子书,前四本月初已经分享过,另读完一本纸质书《安娜卡列尼娜》上册,下册在读中。
这次重点推荐这本书——《更富足的活法》。

我想大家已经过了那个羞于、耻于谈钱的阶段了吧,越是生活得足够久,就会发现,让自己如何生活得更好,其实是一项很重要且值得学的课题,只是我们往往人到中年,在生活的艰辛中历经摸爬滚打,才猛然发觉,最重要的一课学校里没有教。
好在,人是可以学习的。
如果大家读过《秘密》这本书,就会发觉《更富足的活法》这本书的内核与其有些类似,但这本书更加侧重于实践,相当于手把手地从思维认知到日常的做法启发你,能否改变就看个人行动了。
不同于市面上的作者滔滔不绝、一副指点江山的成功学,说了半天,不过是一点皮毛,还是东拼西凑出的。而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穷困潦倒过再变得富足的,他深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陷入贫穷,什么样的做法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02、最佳资产
首先一点:明确自己就是最好的资产。享受生活,照顾好自己,积极锻炼、注意饮食,多读书为自己进行投资,这就是你的最佳资产。
其中三个重点思考:学什么、了解你是谁、你想成为谁。
相信多读书,多学习,一定可以为自己带来最大利益和回报,而不读书的人实际和不识字的人差别不了多少。
作者强调,不要把自己的狭隘、自私的个体认知,信念、态度投射到那些已经拥有你所梦想的一切的人身上,简言之,别让仇富心态阻碍自己前进。
并且停止一味地指责和抱怨不公等,因为这些思想和行为会让财富通通远离你。
因为试图改变无法改变的东西是徒劳的,但可以通过遵循经济规律来帮助自己和更多的人。
这就是不要试图改变海浪,而应该调整你的风帆。
工业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迈入无限可能的科技时代,那些依然靠制造业或体力劳动来获得自由、财富的人的处境岌岌可危,因为他们工作过劳,工资过低,在很多年前,他们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而未来,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只需要无线网络,就能完成交换。
只要有大胆、创意想法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布精彩的视频,获得百万浏览量,从中赚取收益。人们的日常生活,吃的、喝的、用的,只需要一键下单,付费后,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新老交替的鸿沟越来越大,人们身处浪潮中要么接受,要么被抛弃。
而在无现金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是老年人、无数字知识的人和越来越贫穷的人。
人们对未来,也就是现在了解得越多,越能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任何为人性服务的东西都能转化为巨大的财富,而金钱服务于人性。
03、财富与幸福
也许有人已经对句句不离钱嗤之以鼻,也许有人已经提出,有钱就一定幸福吗?
作者说道,“根本没有钱,还在贬低金钱的价值,穷人如何证明金钱不能让你幸福?”
他打了个比方,这就像孩子们说自己不喜欢吃自己从没见过的食物一样。
用现代社会常提的一句话就是:富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
确实,孤立的金钱,在不提供任何东西的时候,并不会让人快乐,但在所有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钱可以增加幸福感,也能让你做更多、更快乐的事。
我们看过的电视剧《蜗居》和《黑暗荣耀》都提过,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换言之,一个普通人的烦恼,其实靠钱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甚至更多。
如果没有钱,想象一下身背巨额债务和工作压力,每天加班到深夜,每周工作80小时的情况下,如何去尽情享受所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都是免费的”美好时光。
说句扎心的话,没有毫无负担的双休日,没有稳定收入,每月房贷还完,连吃饱喝足都是问题,又怎能有心思在午后安享静谧的休闲时光。
所以,朝向财富和金钱的方向,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贡献更多的财富,让自己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更加自由。
04、钱与认知
金钱会更自由、更大量地流向那些看中并专注于高收入而非支出的人,不会流向那些更看重并专注于支出而非收入的人。
简而言之就是多赚钱,开源节流。
钱总是会流向那些最懂它也最看重它的人。
这里提醒人们永远不要陷入依靠更高权力或制度的受害者心态中,乞求或祈祷他们为你重新分配财富。而是要去学习并关注金钱、服务、贡献、企业、动力、复利和流通速度的管理、把握和规则。学得越多,赚得越多。
有人可能已经急不可耐地要问了,那具体怎么赚钱?或者有什么绝招直接告诉我,最好让我能一招学会,钱就立马进袋。
对不起,如果是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那可以划走了。
因为天下没有这样轻松的事,即便有,一切也早已被命运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作者提到,首先人们要转变认知,即人要先学会管理已有的财富,否则就无法管理更多的钱。
哪怕再少的钱也值得你管理,因为钱会生钱,账户的余额数字再长,也是一点点变长的。
然而,大多数人像赌徒一样管理钱,浪费钱,所以只能勉强摆脱困境,勉强应对生活。
这里注意了,如何有钱——想要发财就要提供服务,以物质(可消费的)或精神(信息)的形式为他人生产。
那么你想选择成为哪种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还是专注于服务、解决问题、规模化贡献,然后享受你应得的那份财富?
你要相信缺乏财富是因为你没有把独有的财富和天赋转化为现金形式,那些富足的人已经把他们的天赋货币化了,那么你也可以。
第一步就是找到你的天赋,接受它,认可它,用它赚钱。
要相信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就是有天分,能在自己具有最高价值的领域去教导和激励他人,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个能服务于人类的独特性,并能以此做出贡献。
不要在自己还没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时就杞人忧天,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葛朗台式的吝啬鬼。
不担心自己贫穷的生活、贫困的处境,却耗费大量的心思过于担心自己未来的道德品质是否会沾染瑕疵,这似乎有点多虑了。
放心吧,你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富足起来,贡献更多。
金钱的富足不会损害您那目前只能拿道德出来扩充门面彰显自己高尚,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品质——假如你真的有。
要相信,“财富是货币形式的繁荣,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关怀与服务。”
而钱不过是一个高效的、相对公平的、人们普遍信任的价值储存和交换工具,用它来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
你要做的就是发现自身的天分和才能,接纳他,使用它,用它创造更多,贡献更多。
现在,再假设一下,如果你今天中了彩票,你会如何用这些钱?
我想你已经列满了一张清单,或者联系售楼处出手拿下某处豪宅,或者再喜提某辆爱车,也给家人置办上,这么多年,靠着彩票终于能回馈一点了,然后小存一点,再美名其曰享受当下,不急不忙地订头等舱机票,想着好好体验一把,然后尽情去环游世界。(假设中的彩票金额足够覆盖的话。)
实不相瞒,本人就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也是如此,那咱俩真是意趣相投。
但作者说了最不了解也最不重视钱的人会列出所有想买的东西,以及去哪里把它挥霍掉。不会听到他们把钱投资于教育,保护好它,防止投资损失,或者开办企业,(在这里,本人要嘴硬一下,不懂就去开办企业搞投资,岂不是更是浪费?)
作者说道如果重视它,就不会把钱花在一时的享受上;
(虽然我十分推荐这本书,但看来人的特性差距真蛮大的,我认为如果不是花费太多,那么用金钱买体验也未尝不可)
如果了解钱,就不会把钱浪费在消耗品和折旧品上。
(这个同意,好的,以后拼夕夕上少买新奇又用不上的玩意,哈哈)
好了,别做梦了。
最最最重要的是作者说拿同样的问题去问那些重视和了解金钱的人,首先他们会说自己不玩彩票(得,在这等着呢),因为他们不把赚钱能力放在千万乃至亿分之一的赔率机会里。
让我来看看这些优秀得与众不同的好学生会怎么做,作者说这些人会列出投资清单:创办企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复利回报,投资去购置那些可以获得额外收入的不动产,并建立一个团队,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和税务顾问来保护它。然后,他们再从资产中获得的收入去消费。
这就像有的人把用来攒着买小鸡的钱先拿去买蛋吃了(咱这里不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哈);而有的人是买了小鸡,耐心等它长大、下蛋再下蛋,用下蛋的钱继续买鸡,再下蛋,然后卖蛋去换自己想要的。
作者说不发达的国家的穷人就是把钱浪费掉的同时,让财产更快地更自由地转移给其他人。
为什么大家说钱都更快地流向了不缺钱的人?因为一个只是消费,窄向消费,另一个是扩大生产、服务更多人的消费。而货币的流向就是服务和价值,而非时间和工作。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普通的农民种地和工厂工人拧螺丝,哪怕没日没夜拼命加班干,也不会比工厂的老板更富裕。
花费时间和努力工作,与金钱的关系并不成比例。因为,金钱从不提供服务和价值、只消费而不生产的人,流向提供价值、服务和解决问题的人。
人们拿储存在金钱中的能量去交换使他们生活得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信息,而不是通过花费最长的时间或干最辛苦的工作。
这其中涉及到最朴素的能量守恒定律,因为钱的本质就在于流动和转移能量,用来交换。钱需要活动和流动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靠节俭永远不会让你成为富人。
虽然储蓄是致富的步骤之一,但仅仅靠节省不会让你成为有钱人,因为储蓄很难抵消通货膨胀,而你也无法把储蓄账户的钱利用起来进行能量的转移和加速。
但如果你更擅长来来回回使用钱,用其传递和转移价值,去交换和交易,你便赋予了它生命。让它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的,那么你自然会得到奖励和酬劳。
05、真空繁荣定律
生活中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都需要空间,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整理空间,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头脑中的空间。
金钱也是如此,因此金钱没有真空,金钱会填补空白。
如果你想把更多的物质财富吸引到你的生活中,那么就要创造一个可以填补的空白。
(想要添置新衣的女生应该明白怎么做了吧)
任何时候,不只在收钱的时候,即便在付账时,你也要让自己头脑和心中充满感激之情,以帮助自己清理出心理和生理上抗拒的空间。
学会抓大放小,哀叹阻碍感激,低收入阻碍高收入,装满的水无法倒进更多的水,清理出负面的、狭隘、自私、吝啬的空间,富足才会填满你的真空。
当你有了财富,不仅要储存保护财富,更要学会创造更多的钱。富人不仅保存了最多的财富,他们为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加速了资金流动。
要形成新的认知,即——钱不是来自你,而是由你实现的;
钱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从他们那里获得的。
通过人,而不是来自人。
同样,最好的方式是给予。当你在给予的时候,你创造了一个自然和金钱想要填补的空间,因此给予的你能收获更多。
赚更多的钱贡献更多,并且你要坚信钱无处不在,不要有匮乏的心态,如果你觉得供应有限,那么你吸引的能力和结果就有限;如果觉得经济环境会影响你,它就会影响你。
货币会因为恐惧,匮乏感和过度节俭停止对你的供应,金钱始于你的思想,对金钱的心态决定了你能有多少钱。
为什么不要有恐惧和匮乏的心态,因为你把给出的东西收回了。如果什么都给不出去,就什么都收不回来。了解吸引力法则的人对此一定不陌生。
钱生钱的道理也是一样。
金钱的道理是:你需要节俭,但不需要囤积;
你需要分享,但不需要超支;
你需要公平交易,但不要贪婪;
你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但也要关心别人的需要。
06、愿景与财富
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的愿景,他们不尊重自己的价值观和特性,因而缺乏目标、灵感和成就。
没有愿景就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如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目的地在哪里,就永远不会到达任何地方。
而充满目标的愿景会带给我们清晰和关注,这些也与财富息息相关,最好把与钱有关的放在前面。
在设定计划、愿景和目标时,要想到别人如何看你,你想让其他人如何缅怀你,你想留下什么,设置得越具体越好,详细到你想要度假的地点,想要的汽车品牌和型号,其他人、潜意识、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
07、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做的:
1)弄清三种钱:资本、股本和收入
资本——包括投资和股票等资产,是更长期的、可能存储未来价值的资产;
股本是偿还与该资产相关的所有债务后,对剩余资产的所有权。
收入——个人或企业定期从工作、投资或资本中赚到的钱。
如何拥有和平衡这三种收入对于获得可持续的财富是很重要的。
假如所有的资本没有带来任何收入,那么钱是无规律的,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如果,所有的收入来源于工作,用时间换钱,会因生活的变故、失去激情或健康,或因管理层的变化而失业,导致失去唯一的收入来源。
总之,单靠其中一条腿走路是不保险,不稳当的。
越早开始构建三种主要的资金来源,就能赚得更多、增值更多、贡献更多。因此要维持资产变现能力的平衡以及无规律收入和可持续收入的平衡。
将资本、收入和股本分布在不同类别资产中以达到平衡、降低风险并套利是最好的。
总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定要让钱更持续、稳定的生钱,而多种收入相当于多重保护。
2)接受有关金钱的技术和创新,并置身其中。
研究未来的趋势。
寻求解决有意义的问题。
寻求利用网络概念的超专业化机会和颠覆。
与聪明的富人交往。
适应变化并不断寻求提升价值和服务。
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超前于大多数人,处于优势时看到缺点,处于劣势时看到优点。
立即行动,先完成再完美。
3)如果有“贫穷的心态”就可能一直是个穷人。
现在,从一文不名到富有的第一阶段:只花自己手里的钱,只够买负担得起的生活设施和必需品。不要购买贬值很快的产品为此陷入负债。
负债会让你花更多的钱,导致更多的债务。
你所需要的是努力工作和头脑聪明,使用你的视野和知识,而不是双手和汗水。用资产投资保留时间,而不是用时间去换金钱。
利用别人的时间,而不要花光自己的时间(比如,如果没有时间阅读,你也可以关注账“生长回响”看看我不定期分享的读书笔记,再顺手点个赞或收藏,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学着像富人那样先付钱给自己,然后用剩下的钱支付账单和花费。
4)再有一点和金钱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人都中招了,但你绝对想不到的就是控制好情绪。
巴菲特曾说过“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拥有财富。”
想一想,你有多少次是因为各种名目去花费金钱,开心了要奖励自己,难过了更要奖励自己。
还是那句话要先学会管理已有的财富,才能管理更多的钱。人获得财富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缺乏意识和理解力以及情绪控制。因为极端情绪会破坏财富,那些你迷恋或憎恨的东西都会控制你。
这么说来“亏妻者百财不入”还是有道理的。先不说,妻子身体的消耗、情绪上的消耗会推着你往医院送钱;再有,妻子通过大肆购买消耗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都是一样以金钱为代价。
或许,这还是其中最小的代价。
所以,不管是谁,都应该致力于发展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约束自己,不做出格的事。不要受情绪的影响做出花钱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在大半夜进直播间疯狂下单,因为你很可能会后悔。
同样,大家都会忽略的——急躁也会增加风险。
急切地去做一些事的渴望,往往表明缺乏清晰的愿景和价值观。
急躁可能是出于恐惧、焦虑或贪婪,也可能是想减轻痛苦,希望让自己看起来不错,或者害怕错过时机等,但操之过急会让你为此付出更大的风险和代价。
大多数人高估了自己在短时间内能取得的成就,也低估了他们毕生能取得的成就。
举个最浅显且丢人的例子,原先在一项重要项目前,我有充足的时间管理自己的体重,优雅出镜,但我总想着战线不能拉太长,于是就缩减到项目开始前两个月再减、前一个月、前半个月,甚至在前一周时我还存有幻想,“不怕,大不了三天不吃饭”,直到最后,我还在挣扎,“不怕,大不了前一晚不吃饭。”
但我可一顿没落下,以至于那项重大的项目露脸,是我体重最高峰的时候。
这恰恰就是过高地估略自己短期内管理体重能取得的成效,又低估了长期可持续管理带来的成果。
5)要学会定期规划自己的财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焦虑,(或许有的人会因此而更加焦虑)。但是,看清现实,采取积极的行动,总比浑浑噩噩地自我欺骗好得多吧。
当在你看中一件东西,疯狂想要刷爆信用卡得到它时,你可以这样做:
1给自己做一个最大限度的预算
2永远不要在那个时候、在那里马上就买,先去逛一圈,逛完了再回来。
(说实话,我有很多次就这样避免掉买下在当时迫切想要入手的东西,逛完一圈,似乎头脑清醒很多,好像也没那么喜欢了)
3记下价格,在网上比较一下。
6)超越自我
人一旦达到超越贫困的关键点,自我否定模式就会自动开启。各种内疚感、羞耻感、害怕被评判,或者想在人前争光的各种情绪就会占据上风。
这时,人们渴望通过花钱加强痛苦,但一旦腰包掏光,绝望就又开始了。匮乏、恐惧等心态会使得年轻人更容易做出短视、轻率的决定。
就像流传的那句话:30万是一个节点。
因为这个钱正好可以用来付首付买房(在某些地方)或者提车。
所以,尽可能地观察情绪,将自己抽离出来。
提升认知,原谅别人或自己犯过的蠢事,感恩拥有的一切,珍惜你的福气。
把这些你所感激的、欣赏的以你自己的形式在脑海中排列,并把它们写下来、回想,让它们变得更生动、具体。你完全可以期待获得那些以付出和创造的形式出现的财富,并让自己拥有它。
尽可能列出那些能为你的价值增值的事情,人际关系、同情心、爱好、运动、专业知识领域或者任何你持有的最高价值,无论是个人价值感,还是为他人做出贡献的价值,这些都可能带给你财富。
关注你所拥有的,而不是你没有的;专注于你能做的,而不是不能做的。这就是聚焦和解题思维。
不要等到你拥有了一切后才去增加自我价值。加快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速度,相信自己的价值,致力于提升自己。
在这一点可以向顶尖专家学习,读他们所有的书,听他们的音频,看他们的访谈,参加他们的研讨会,看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指导并回馈他们的帮助。
你读过的书和遇到的人,拓宽这两个领域,就可以扩大你的财富。
学得越多,赚得越多。
作者简介:
念念心
成长精进|好书分享|旅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