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
两个卡通银发老人一边欢快地扭着腰肢,一边喊道:“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你是否还对这样一个广告记忆犹新呢?它在几年前几乎占据了中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屏幕。广告虽然更多是炒作,但当年着实解决了不少人春节送礼的烦恼。如今,2018年春节又将到来,曾经的“无脑”送礼佳品却早已退居二线,春节送礼的难题又摆在了很多人面前。任你心烦也好、抵触也罢,在中国这个人情之乡,春节送礼注定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红楼梦》里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春节送礼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不过是把礼物送到自己想送的人手中就够了,但是其中学问大了去了。不同语境环境下,需要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送不同的礼,只有送礼得恰到好处才能宾主尽欢、皆大欢喜,否则,弄巧成拙,好事变坏事,惹人嫌恶也不是不可能。
2.送礼故事
晋人鲁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把钱称作“家兄”。后来,人们也常用“家兄”来指钱。
在某个县城中,有个大财主,为人吝啬贪财。他有3个女儿,分别嫁了3个有钱的女婿。一日,财主过寿,女儿、女婿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前来拜寿。先上来的,是大女儿买的寿桃饼盒。财主见包装十分精美,很是喜爱,私底下问大女儿价钱。大女儿不敢明着回答,只比了一个大拇指,意思是白银100两。财主一看,怒火不打处来,这么贵的饼盒他哪里吃得下?于是他大骂道:“你们们带着礼物回家吧,告诉家兄,礼物太硬,我吃不下!”
随后,上来的是二女儿买的新衣,做工精细,样式富贵。财主爱不释手,又拽过二女婿问价钱。二女婿也不敢直接说,就比了一个大拇指和一个小拇指,意思是白银110两,结果财主火更大了,喊到:“我这造什么孽了!把女儿嫁给了你这败家子!你们也快回去吧,告诉家兄,礼物太沉,我穿不动!”
到第三个女儿时,小女婿只递给了财主一个红包。财主心里想:“3个女婿中,小女婿最有钱,怎么空手来?”正要发脾气,谁知他往红包里一瞧,里面是200两的银票!财主立即喜笑颜开,将小女儿和女婿请进内厅,边走边拍着小女婿的肩膀说道:“嗯,还是你家‘家兄最懂我心意!
3.送礼有什么讲究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赞成小女婿的做法,认为直接送现金不能体现自己的心意,“有伤感情”。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礼”始终是贯穿与维持人际关系的一个尺码。礼节和送礼也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人们之所以这样崇尚“礼”,也是为了一种预期的收益。对于送礼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技巧的差异,则决定了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优劣态的不同。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送礼呢?斯凯恩编著的《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予了论证。
送礼的人和被送礼的人或许都没有仔细想过,到底应该不应该送礼?该送什么礼,才能使自己效用最大化呢?所谓的“礼尚往来”,早就成为国人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人格上的成本与收益。公共汽车上你给一个陌生人让了座位,你也许并不希望下次碰上他,他会给你让座,再说,能碰上的机会太小了。但你绝对需要他的一声“谢谢”,以得心理上的平衡
二是物质形式的礼品。中国人办红白喜事,都会准备一本礼簿,谁送了多少礼金,送了什么礼品,都会一一记录。等对方将来办事,也会备一份相当的礼品给对方,作为回报。尤其有趣的是,一般人在送礼时,都会根据关系的亲疏程度和对方的实际情况,反复掂量,看到底送多少合适。一副相当务实的态度。
三是送礼的穷富之分。给富人该送什么,给穷人该送什么,是有讲究的。给富人送礼,主要是为了借此和权势人家拉拉关系,联络联络感情,以后求人办事就好说了。而给穷人选礼,打水漂的风险就要大得多。
4.送礼中的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好的礼物就是其效用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礼物。
1993年,耶鲁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约尔·沃尔德福吉尔曾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一次,在过完圣诞节后,他向讲台下的学生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圣诞节期间你们多数人都收到礼物了,收到了多少?你预期它的价值是多少?第二,如果你没有收到礼物,在感情上你愿意花多少钱为自己购买这些礼物?
当把学生们的答案收集上来后,约尔·沃尔德福吉尔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从学生们的答案里,他发现,平均来说,收礼者普遍低估送礼人的礼物价值。即使是最保守的人的估价也只有礼物实际购买价格的90%左右,而物品的真实价格中有10%凭空消失了!根据他的粗略估计,仅圣诞节期间,整个美国每年将至少有几十亿美元,在“迎来送往”中被损耗掉了(美国圣诞期间的礼物消费额约为400亿美元)。
送礼者辛辛苦苦挑选的礼物,付出了成本和心力,不仅没有使礼物实现应有的价值,还造成了社会的损失。这样的说法,无论怎样理解,都让人沮丧。
那么,人们该如何做才能尽量减少这种损失?对每个人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其效用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礼物。具体的做法有:
第一,在送礼前,尽量掌握收礼人的个人偏好信息,然后,投其所好就能使礼物的效用最大化;
第二,如果有关收礼人的个人偏好的信息难以获得,那就送他最稀缺的物品。这是经济学上“钻石和水的悖论”,告诉我们的简单道理,一种物品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它本身的稀缺性。
第三,如果你连收礼人什么信息也不知道的话,那就送他变现程度较高的礼物(凯恩斯理论中的流动性最强的礼物)。因为一种物品的变现程度越高,他就越可以方便地将它换成自己最急需的那种物品。从而,送礼人的礼物效用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5.送礼的终极意义
春节送礼最重要的不是礼物,而是心意,切勿本末倒置了。春节送礼是对家人的关怀、对朋友的关心、对领导的敬意与感谢,礼物只是承载这些感情的一种形式。所谓“礼轻情意重”,真情是无价的。春节串串门,走动走动,或许对对方而言,比收到一份贵重的礼物更要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