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亲朋好友
这里说的亲朋好友指的是父母亲那一辈的亲戚朋友。有两类父辈的亲戚朋友到访家中是会令我立刻闻风而逃的。一类是从进门开始就狂抽烟、至离开你家几分钟后依旧能使你家中烟雾缭绕、“香气四溢”的;另一类就是从踏进你的家门半只脚开始就吊着嗓子询问你近况的,注意、是你的近况而不是你父母的。
为何突然写到这么一篇文,是因为我刚才又从家中逃开了,很不巧的是,这回躲避的是第二类亲朋好友,也是我最“害怕”、最不想纠缠的一类。说是一类,于我的情况来说基本就是那一家人了。“逃跑”路上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期《奇葩说》,蔡康永讲关于为何选择大城市居住而不是小城镇的理由中提到,在大城市中生活一定程度上能稀释自己与亲朋好友的生活距离,而小城镇则逃不开。常常让我望风而逃的那家人于我而言就好像是那一旦缠上便难以拨开的蜘蛛网。
倒不是那家人与我们家有多亲近的血缘关系,只是因为两家人离得不远,那位伯伯的身体需要常年吃药调理,我的父亲大人恰好又能开几张药方,所以印象中自打我初中起那位伯伯和他妻子便时常出现在我家中。他们到访有几个特点,嗓门大、时间长、内容以阐述家中优秀子女近况为主。说到这几个特点,说实在的,一些来家中做客的父辈的朋友们没几个是不达标的。只是与这位伯伯相比,他们更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夸耀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关心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这蜘蛛网般的伯伯呢,爱抛砖引玉的聊天手法。总要详细问清我的近况、现在想法、未来动向,再来说说他家小孩目前已达到了什么高度,也不管他小孩是否比我小了好几岁。而且这位伯伯十分持之以恒,隐约记得,我初高中起他就开启了这聊天模式,持续到我现在快奔三的年纪。令人感动的是,他不是在你家中敷衍地问问你各方面的近况,这位伯伯和他的妻子还会细心将情报收集好,回家与自己的子女研讨分析一番,下次再到我家来时趁我还没溜走,张口就来向我确认他们的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说到这位伯伯和他妻子,我突然想起老爸的另一位老乡熟识。家中买房时在背后和其他“达标叔叔”们讨论我们家为何能买得起房子;家里兄长换车时和他儿子在家中讨论我们家为什么换车了;撞见我父母打算出门逛街时张口便询问要买什么价位的衣服。有次和哥哥闲聊说起这些父辈的亲戚朋友们,一时口快说出“他们的年纪都长到哪里去了?”这样的话。老哥听后笑笑不接话,两人也不再谈下去了。
说些实在客观的话,比学业、生活成绩,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比起第一位伯伯家中子女来说,真的是平淡无光;比家中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我们和第二位伯伯家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那么疑问就来了,他们到底比较的是什么呢?他们比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或者他们想从这样的娱乐活动中获得什么呢?如果对他们来说真是生活中的一项娱乐活动的话,那我想我可能知道他们从中获取的快乐是什么。或许就跟我们看综艺节目的目的一样,知道没什么意义,但就是图一乐。就像选择休闲娱乐方式那样,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我为什么要花时间精力去看经典名著、晦涩古籍,而不看那些轻松就能获取舒爽心情的综艺节目呢?比起那些“高端的”、高度自治的相处方式,他们更倾向这种坐你家沙发上伸伸懒腰、扯开嗓门就能获得满足感的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