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遐想

北京,这不仅是座城市,还是一个国家的缩影。

这里的生活,让你沉浸于这座城市,沉浸于它的建筑,它的古树,它的气息。这里的建筑会说话,诉说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的历史,看着它,就像一本书,翻开都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故宫自然不要说了,长城自然不用说,国家剧院自然不用说了,鸟巢自然不用说,它们都没有说话,站立在那里,对于懂它的人,这就是无言的诉说,胜过千言万语,活着就在诉说。恰因为这种无言的述说,对这里的人,进行了陶冶,塑造了北京人的风格。

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以“中国”命名的单位或公司,什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建筑集团、中国铁路集团,中国外交部、中国国防部。这些都表明这里的国家层面,是国家的缩影,这是其他的城市所不能替代的,所没有的。这就给这里的人们,一种国家的视野,甚至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事情。这是其他城市难以做到的,其他城市是地方事务,地方视野。这种局面的差别,成就了一个人的事业。当然,这是对于少于少数人来说,对于大多数的人,也只是一种生活,过自己的日子。但是,这少数人,恰是从这大多数人中走出来的;没有这大多数人,这少数人,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座城市,是沉重的,这种沉重来自于历史,也来源于上级政府。它的历史,不仅是它一个的人的,也是这个国家的,这样它背上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这历史超越了它的承受能力,所以是沉重的。上级政府,就在身边,那是一种直接的监督,缺乏活力,没有多少自由,沉默中,给人沉重的感觉。关注中给人一种恐惧,发声中却不见自己的。

北京,活在别人里,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它已经不是一座城市的名字,而是一个国家的代名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