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之爱—读书笔记丨霍乱时期的爱情

第一章节(上)以乌尔比诺医生的视角描述阿莫乌尔的死亡前后。其中主要人物分别是乌尔比诺医生、死者阿莫乌尔、情人;以及出场人物警察、实习生、医生夫人费尔米娜。

本章节首先给大家呈现文中的第一种爱情:隐秘的,陪伴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在开篇第一章节中,点到题目:霍乱时期。

隐秘自然如同文中所述:“他自杀前的几小时她一直在陪伴着他,就像二十几年来她怀着柔情忠诚地陪伴他一样。那件事在这个沉睡般的省城里没有一个人知晓,尽管在这里连国家机密都瞒不过公众。”

无人知晓的原因呢?

窃以为,一,如同医生一样“不相信阿莫乌尔有一个女人”的人们太多了。也就是偏见。大家认为阿莫乌尔的残疾不仅仅在行走上,这一点,作为接触频繁关系紧密的医生从医学也这样肯定,指的是无性能力。

简单来说,谁会去相信一个太监公公会和一个正常女性产生有美满的爱情呢?即使这位女性每周都有频繁地、固定时间去帮他打扫卫生和整理工作室。不相信谁还去留意?不留意谁还回去发现?即使有所察觉发现了,谁会去相信?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个被大家当做傻瓜的人。

二、成年人以往的阅历使得他们的爱情区别于青年人的狂躁、激动、兴奋和向全世界宣告。好比一罐百年藏酒,低调醇厚、甜度刚刚好。有着与生活的平衡,有着分寸感的理性。

柏拉图式的爱,起初以为是精神之爱,不冲突躯体之欢。经读《理想国》的书友普及,才确切get到:那种苏格拉底与情人相处的独特方式,完全倾心于对方,又有所克制,也就是“柏拉图之爱”。

后来,柏拉图把这种爱上升到理性层面,上升到对本质美的认识层面,从爱一个人的美延伸、扩展到爱美的本质,从爱一个人到爱哲学。归根到底,哲学家讲的都是对哲学深深的爱,源头还是帅大叔和小鲜肉的爱情故事。

引用《理想国》(王扬版)翻译文:为了寻找真正的美,他以某个单一的身躯为向导,登上一级级的台阶,从认识一个漂亮的身躯到认识两个,从两个到所以。从认识躯体美再到认识道德生活的美,然后再到认识的美。从一般的认识最终达到那个不关心别的,而只和这种美有关的认识。它并不简单地排斥性爱,而是赋予性爱有限的权力与余地,重要的是超越性爱,追求一种更高形式的爱。

对,就是互相、完全倾心,又有所克制。所以呈现的是:秘密相爱,并且,生活也向他们表明,这是最值得赞许的方式。“摆脱保守社会的偏见,选择侥幸的默默相爱道路”展示出两个勇敢的人的形象来,讲哲学的王松榆老师说,勇敢的人才配收获爱情。我深深赞同。早在三两年前对这句话就有所体悟,到如今,仍然不够勇敢。

三、陪伴的方式,到底是你侬我侬、牵你手放我心口的陪伴才算是,还是“一起去看电影,坐在隔开的座位上”也算是?“他自杀前的几小时她一直在陪伴着他,就像二十几年来她怀着柔情忠诚地陪伴他一样”,前后的两处“陪伴”显然意义有区别。前者更加具象化,一般认知里,实实在在的具体行为;后者的范围有所扩大,包含精神层面的遥遥相望,一眼深情就秒懂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相比较《百年孤独》,此小说完全摒弃...
    张荷妮阅读 7,532评论 0 8
  • 轻陷烟火,重颜值略气质 平常日子里,每当遇到一个有特点小伙或姑娘,我总会猜想Ta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通常都是帅的搭...
    禾与方塘阅读 3,318评论 0 5
  • 我带了件衣裳 怕天冷 那人着凉 结果天不大冷 我背了把伞 怕下雨 那人被淋到 结果并没有下雨 我带了充电宝 怕一整...
    柚子咪敏阅读 1,228评论 1 1
  • 半垄清风半垄瓜 云霞醉看老人家。 他年归饮黄昏后, 定傍东篱慢种花。
    闲扯的淡阅读 1,8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