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理所当然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中,不涉及到爱情的当然也有,但到底为数不多。
但,恋爱,对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不再具备那么强大的吸引力。
“不谈恋爱,屁事儿没有。”“是酒不好喝还是手机不好玩,为什么要谈恋爱?”我们经常会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话。
其中当然饱含着调侃意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的普遍心态——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去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大家更愿意在小说、影视剧和各种各样的综艺里找糖、嗑CP,在明星们的分分合合后相信或不再相信爱情。
这个过程中,我们快速进食了一份甜蜜感动的爱情代餐,然而效用短暂,我们还得再去寻找下一份,要求发糖,要求Happy ending。
这当然不是错误,但还是会觉得遗憾。因为我们心中都很清楚,这与现实世界中真正恋爱的甜蜜与酸涩毕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只是我们不再愿意花费力气和承担风险去寻找。
年轻人不被允许早恋,走出校门就要迎来催婚,这其中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环——爱的教育。是不是这种教育的缺失,才让我们当下的恋爱那么不好谈。
读《正常人》是对这种缺失的补救。读它不能让我们立马寻找到爱情,但能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如何治愈两个人的。
一份好的爱可以让我们寻找到真正的自我,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获得爱的时候,我们更能确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从而摆脱过去的阴影,开启新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另一个人”。
作者萨莉·鲁尼是当今英语文学届最当红的90后作家,文坛千禧一代的代表性人物。
今年29岁的她,出版了《聊天记录》和《正常人》两部长篇小说,是最年轻的科斯塔图书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获得者,被很多人誉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塞林格。
这部《正常人》也被改编为今年大火的同名电视剧,萨莉·鲁尼还亲自参与编剧,目前在豆瓣评分高达8.7,有8.4万人标记看过,而小说的中文版也在今年推出。
如果按照题材划分的话,《正常人》应该是一本青春校园类的小说,但气质与内涵与国产青春校园文可是截然不同。
男女主人公康奈尔与玛丽安是爱尔兰小镇一所高中的同班同学,但是,他们却属于两个不同的阶级。
玛丽安的母亲和去世的父亲都是律师,住在带有私家车车道的白色大房子里。
康奈尔的母亲未婚先孕,独自把他抚养长大,每周都要去玛丽安家做家政,生活相当拮据。
但康奈尔高大帅气,在学校里也成绩优异、运动优秀、脾气随和,自然十分招人喜欢,在同学之中很有人气。
玛丽安虽然也十分聪明,但她讨厌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在老师和同学看来高傲古怪、不近人情,是学校里最不被欢迎的人物,被众人排挤嘲弄。
虽然出身和性格看起来似乎都大相径庭,但两人爱好很一致,而且能进行一种与周围同学不一样的、更深层次的交流,他们偷偷开始了恋爱,品尝着爱的禁果,但也设置着爱的禁忌。
玛丽安在学校里是笑话一样的怪人,康奈儿担心同学会因为他和玛丽安交往而瞧不起他,要求她不能向学校里的人公开两人的恋爱关系。他们只在放学后偷偷约会,在校园里都表现得若无其事,互不理睬。
这样的关系维持了一段时间,直到毕业舞会的到来。玛丽安一直期盼着康奈尔能邀请自己作舞伴,但康奈尔却因为顾忌别人的眼光而选择了另一个追求他的女孩Rachel。
这件事情击垮了实际上内心非常脆弱的玛丽安,她休学回家,不再回复康奈尔的电话和信息,也不再允许他进入自己的家。
而康奈尔的情绪也跌入了谷底,他被内疚所折磨,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无论他酗酒还是跟其他女孩儿约会,都不能驱赶缺失了玛丽安之后的寂寞。
毕业舞会索然无味,甚至令康奈尔不得不出去透口气,这时他才知道大家早就知道他在跟玛丽安约会,自己因为这样微不足道的、众人皆知的“秘密”,牺牲了自己和玛丽安的幸福。
“他和玛丽安本可以手牵手在学校走廊里散步,会有什么后果呢?没有后果,没人在乎。”
但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两人的恋爱戛然而止,他失去了玛丽安的消息。
康奈尔本打算跟身边的朋友一样,去附近的一所大学修读法律。
但是玛丽安让他意识到,他不喜欢法律,甚至不能想象自己成为律师,他的闲暇时刻都在读书,英语成绩十分优异,他应该去读英语文学,去都柏林,去圣三一学院。
康奈尔遵从了这一选择,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圣三一。但这也意味着他要离开家乡,告别昨日的朋友,尝试融入到一个新的世界里。
在都柏林,他不再像在小镇的高中里一样如鱼得水。在这里他也没有相熟的朋友,周围很多都是成长在都柏林、读着昂贵的私立中学长大的同学,康奈尔觉得自己老土而寒酸。
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们热情洋溢地表达观点,而康奈尔无法形成直截了当的观点,也无法强烈表达它们,一时之间在智力上似乎也失去了优势,变得低人一等。
在老家内向不妨碍康奈尔与人交往,因为在小地方人与人似乎天然就了解对方,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展示和介绍。但在都柏林,这似乎成为了一种障碍,让他渐渐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康奈尔鼓起勇气参加了一个派对,在那里他又见到了玛丽安,她也毫不意外地考上了圣三一。
两人的境遇似乎翻转了过来,玛丽安打扮精致,交了受人欢迎的男朋友和一大堆的朋友,看起来人人都喜欢玛丽安。
见面之后,两人解开了舞会的心结,从未熄灭的爱火再次热烈燃起,不久之后两人就开始了约会,虽然没有正式确立关系,但是康奈尔终于能在众人的面前亲吻玛丽安了。
但这样的关系没有维持多久,就因为两人的误会而再次冷冻。
康奈儿靠打工来赚取自己的房租和生活费,他本打算暑假继续留在都柏林工作,但工作场所的老板却突然提出降薪,他只能选择回家或者在玛丽安的公寓借住一段时间。
但是出于自尊心,康奈尔却始终没有办法开口说出这个想法,他尝试了许久,也只能告诉玛丽安自己付不起房租需要先回老家,希望玛丽安能挽留一下他。
但自幼家境优渥的玛丽安并不理解这背后的缘由,以为他这是在提出分手,想要把自己甩掉,自然不会再开口请他住下。
在康奈尔的感觉中,这是玛丽安不愿意与他同居,也许她并没有把两人的关系当作正经交往。
阶层的差距,就这样微妙地阻隔了两人。
而离开了彼此,两人都十分的不快乐。
玛丽安交新的男朋友,但她并不真的爱他们,而这些男生也粗暴地对待她,她在其中寻找活着的感觉。她甚至跟随一个男朋友去到了瑞典,但在那里她仍然有着强烈的虚无感,仿佛生命别人从躯壳里抽去了。
康奈尔在高中时的好友罗布自杀了,这让他责备自己没有及时伸出援手,而孤独感、对未来的迷茫,也一同作用,让他也陷入了严重的抑郁情绪之中。
尽管罗布是高中时嘲笑玛丽安的一员,但玛丽安还是从瑞典回来参加了他的葬礼。两人在罗布的葬礼上再度相逢。
两人又开始了密切地聊天交谈,这对于他们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彼此在身边的时候,虽然有时会感到沮丧,但从不感到孤独。
但他们不知道怎样是维持这段关系是最好的方法,两人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与知己,他们不想因为任何原因而失去它,这段感情持续着,但无法再向前走。
两人关系前进一步的助推器,恰恰是他们所各自面临的困境。
玛丽安被哥哥打断了鼻子,患有抑郁症的康奈尔在他眼中是精神病,他不希望自己的妹妹跟这样的人走得那么近。
从小到大,哥哥一直在对玛丽安施以暴力,有语言上的贬低与嘲弄,更有身体上的直接威胁,但母亲对此却坐视不理,并把这认为是玛丽安的缺点,是她不够完美的证据
玛丽安的父亲还在世时有时就会打她,更会打她的母亲,不知是否因为如此,才会让这个家庭的关系如此冰冷。
这种情况下,玛丽安只能向康奈尔求助。面对妹妹威风凛凛地挥动酒瓶与拳头的哥哥,面对康奈尔对他发出的警告时却吓得差点哭出来。
康奈尔带着玛丽安离开,与冷酷的母亲和暴戾的哥哥决裂。他们终于住在了一起,玛丽安感到自己成为了一个正常人,不再被人人谩骂,也不再被人人喜欢,她平静而惬意。
两人一起到康奈尔的家中过圣诞节,来来往往的亲戚和愉快热闹的气氛,让她十分快乐。两人参加新年聚会,在中学时代的所有人面前拥抱和接吻,玛丽安终于明确地知道康奈尔爱她,她再也不怀疑了。
所以,在康奈尔收到纽约大学的创意写作硕士的录取通知时,她全力支持康奈尔前去,因为她会一直在这儿。
“他将美德赠给了她,现在它是她的东西了。与此同时,他的人生在他面前展开,通往四面八方。他们为彼此做了很多好事。真的,她心想,真的一个人可以真的改变另一个人。”
书中把康奈尔和玛丽安的关系比作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姿态。”
这正是一个相互伴随着成长的故事,而爱就像是那一盆土,让人获得力量,走出自己的困境,不断向上生长。
每个成年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因为青春固然是美好的,但也是迷茫而残酷的。
康奈尔一直希望自己被认可、被欢迎,他之前不惜伤害玛丽安也不愿公开关系,但这也同样给他自己造成很大痛苦。而正因此,他才能发现别人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要,人生是属于自己的。
玛丽安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内心深处一直贬损自己的存在,她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无条件顺从与忍受,直到所造成伤害的程度她不能忍受为止。
而中学时排挤玛丽安的同学,也在成长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当时的错误并感到愧疚,而这伤害的出发点甚至可能是隐秘的爱意与征服欲望。但伤害毕竟造成了,施以暴力的人也会一直受心灵上的审判。
年轻时,我们对自己还不够了解,对世界也认识不清,都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有时这路还很长,是从小镇到都市的路,是离开家的路,是离开过去的路。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相伴而行的人,是无比珍贵的。
她帮助他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他帮助她摆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的痛苦,就算未来不能一直一同前行,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也正是《正常人》的最动人之处。
遇见一个人,因为彼此而都变得更好,这也许就是爱最大的意义了。愿大家都能收获这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