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仅仅是两个月的暑假,学生们的变化却非常大,一向淘气顽皮的孟子硕,忽然变得热爱学习起来;一向活泼好动的李佳璋,也忽然变得安静沉稳起来。这些都是令人可喜的变化。但也有不好的变化,那就是同学们忽然从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变成了课堂上沉默的糕羊。
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回答老师的都是长久的沉默。我一遍又一遍的给同学们讲回答问题的好处,告诉他们,你心里想和嘴上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把答案用语言表达出来,等于把思路又理了一遍,可以让自己的理解更深刻,而且,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训练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语文考试失分的原因,主要就是那些问题自己心里知道,却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回答问题,恰恰能够弥补自己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不强的缺陷。
但是,再上课,同学们仍旧沉默。为此,我特意召开了组长会议,和组长们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大家都觉得同学们不回答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问题有点难,他们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回答正确;第二就是看大家都不回答,自己也不好意思举手回答。于是我们规定,每一位同学每周必须至少举手五次,回答问题至少两个,由组长负责记录。对于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来说,有勇气在课堂上举手,也是挑战自己的一大突破。
另外就是,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尽量降低难度。那些有难度的问题呢,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由小组全员参与,集体展示。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精心设计了《气象物侯》专题的教学。按照教参安排,《气象物候》专题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个课时学习《看云识天气》和《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课文都不算短,用一个课时完成两篇文章的学习,确实是一个挑战。这节语文课是在体育课之后,孩子们在操场上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一个个汗流满面。看到同学们疲惫的样子,我临时改变了自己的导入语,说:“你们刚刚经历过一场体力风暴,接下来,我们要经历一场脑力风暴。我们来挑战自己试试,看能不能用45分钟来学习两篇文章。我会设计一些问题,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问题。”然后我出示了四个问题一一
1、你积累了哪些成语?让同学们也圈画出来。
2、《看云识天气》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大自然的语言》介绍了影响物候的哪些因素?研究物候现象有什么意义?在文中圈画出来。
3、这两篇文章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哪些异同之处?
4、看云识天气的方法在今天还有价值吗?
提问前两题时 或许是有“一种举手不少于五次”的任务在身,也或许是因为这两道题很简单,所以,几乎每一个同学都举手了。后两道题,则让同学们在小组间充分的讨论、交流,然后抢展。每个小组都很积极,最后不得不用抽签的方法确定展示组,大家才不再争抢。
第二课时则从气象物候的角度学习了四首古诗。先让同学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寻找诗中存在的气象物候现象,或者是诗中的反常之处、难以理解之处,并尝试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解释。
让 同学们带着类似于找茬的心态去寻找诗中的反常之处,他们特别感兴趣,课堂上参与的热情高涨,找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春江水暖为什么会是“鸭”先知?既然是“月黑”,怎么还能看到“雁飞高”呢等等。
看来,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兴趣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