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从出生开始一步步进入音乐的殿堂?


奶妈奶爸们,或许你们已经注意到了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很享受大人对Ta唱歌;等到孩子长大一些,应该也都希望孩子可以学会一门乐器。学习乐器即使将来不走专业路线,也可以拥有一个可以终身相伴的兴趣爱好。除此之外,学习乐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且还可以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详情可参考:为什么学习乐器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

不过并不建议从孩子很小就开始正式学习乐器,一般建议至少也要等2岁半之后。

那如何在0-3岁这个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引导孩子一步步进入音乐殿堂呢?

1、从唱歌开始(出生到3岁)

虽然正式的音乐训练,才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不过行为科学的研究证明,

婴儿(6到9个月)听到成人唱歌给他们听,会保持和读书给他们听的时候差不多都很专注的注意力。

只有几个音高、重复简单旋律的摇篮曲,全世界的父母用来让烦躁的婴儿平静下来。

刚满5个月的小鲸鱼还不能自主入睡,最近闹觉的时候,我经常给他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疗效出奇的好。

给婴儿唱歌最好的一件事情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你在不在调上。

所以我才大胆放心的唱。

给孩子唱歌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让孩子感受音乐的方式。孩子大一些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或者和你一起拍手,这样可以训练声音和动作之间的控制和协调。

儿歌学的多了,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唱不同的歌曲,比如:

开车:The Wheels on the Bus
做饭:pat a cake, pat a cake, baker’s man
窗户边看下雨:the itsy bitsy spider
看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甚至还可以改编成自己版本的儿歌,比如改编一首换尿不湿之歌。

2、适当听音乐(从出生 - 3岁)

古典音乐虽然不能让人更聪明,但是可以让人放松下来。

并且所有的音乐都可以帮助培养宝宝的节奏感。孩子还可以通过音乐学习基本的概念比如长 Vs 短,轻声 Vs 大声以及快 Vs 慢。

播放音乐还可以和完成特定的任务结合起来,比如睡前的游戏时间播放舒缓的古典音乐帮助孩子进入准备睡觉的模式。

当然还可以用来改变节奏,比如情绪太low或者太high的时候。

不过千万不要过量,听说过有“好心”的父母7*24播放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用脚后跟想,也不应该这样,再美妙的音乐,天天听也该听吐了。

3、结合音乐做游戏(6个月-3岁)

和孩子一起唱儿歌,可以结合进来简单的手指游戏。

比如类似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这样的儿歌里面有很多数字,唱的时候可以一边唱一边用手指把数字比划出来。

还有一种可以促进想象力的活动,就是围绕没有歌词的音乐靠想象来创作故事。

比如音乐的快速部分,可以想象一个偷吃到蛋糕的小老鼠正在快速的把蛋糕运走的故事,而慢速部分,可以想象一个婴儿正在被摇晃着入睡。你可以先开始,然后和孩子一起继续想象下去,并且随着故事的进展设计进来手部动作。

4、音乐训练(2岁半 - 3岁及以上)

如果感兴趣并且有这部分预算的话,建议可以让2岁半以上的孩子开始学习音乐。不过学与不学,还是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准,不要逼迫孩子去学。

大脑喜欢愉悦的体验,如果孩子不觉得有趣,强迫不会有任何好处。

不过可以适当引导。

比如可以在孩子2、3岁的时候,让孩子可以看到别人在他面前演奏音乐。不是那种正式的在音乐厅听音乐会,而是“碰巧”看到朋友或者别的孩子在演奏乐器。这样可以先判断一下天生的兴趣度,然后可以先买玩具钢琴或者电子琴来给孩子随便玩玩。

如果孩子兴趣很高,再正式开始选择合适的音乐课程。最好选择适合小孩子演奏的乐器,比如小提琴有尺寸小适合婴儿的小提琴。

另外,也可以考虑综合性的音乐课程,比如美国启德童音乐(Kindermusik)的音乐早教课程,国内现在也引进了他们的课程 (真没收广告费_)。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