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
《学而》篇讲的是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而《为政》篇讲的是学问的外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政”的“政”,意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
孙中山先生曾经给“政治”下过定义: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南公说这里的“政”,意思是教化。教育和感化的意思。在过去,感化不叫做感化,而叫做风化。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德”
在孔子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道”和“德”是两个词,“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用的。直到唐宋之间,它们才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名词。
“道”字,有很多种意思。
它可以是最通俗地表示道路;可以表示某一种规则、方法或者客观规律,也可以是某种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还可以是形而上的抽象的那个本体的代表;甚至也可以是道德的意思,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德”,我看到词典对它的解释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果从这个解释上来看,我倒是没看出来“德”字本身有褒义的意思。相反,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中性词,所以才需要跟形容词搭配使用:美德、德高望重。
南公对“德”字的解释是: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德者得也”。
(我看到另外一种解释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
这个解释倒是和南公说的一致。)
二、“北辰”
又到了我的知识盲区。
南公很详细地讲了古代天文知识。比如二十八星宿。在此我暂时略过。
因为讲这些知识,对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南公而言,就像是从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掏出细碎、零散的片段展示给我们看。
我如果想复述,不费一番心思去查找、学习相关内容,是不可能真正消化的。因为这是把零散的拼图还原的过程,我自认为暂时做不到。
总之,“譬如北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都是围绕着北斗星转动。
连上前面的“为政以德”,意思就是: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就像北斗星一样,有中心思想、中心作风,以道德的感化。即使本身不动,只需要发号施令,手下的人也会像星空无数的星座那样,跟随者你的方向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