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二战跨考,343并不是高分,甚至可能会进不了今年的复试,但是两次考研的经历,让我想分享一些考研心路。
第一次考研,失败得很好
11年上大学,家里人告诉我,要是觉得大学不好,毕业的时候考个好学校的研究生就好了。于是从大一开始我就目标明确,觉得大学的学业对我而言并不重要,我的目标是大三考研。学生会、社团、兼职摆地摊都去玩了个遍,自然是没有翻起什么大浪,但是也把大学的三年塞得满满当当。大三下开始收心准备考研,第一件事便是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
院校和专业,都是问题。一时不了解什么专业适合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更不了解市场上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就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本专业。接下来就是选择院校,我本着学校不好还不如不上和地理位置决定圈子价值的原则,选择了本专业排名第二的学校,位置帝都。
那时候想的简单,上海呆了四年,去北京看看吧。
决定做好了要去努力其实并不难,我深知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所以要努力一些才能够得着。
14年3月开始,到12月考试结束,无论秋冬,一直过着6点起床去图书馆占位,12点要爬宿舍大门的门缝才能回寝室睡觉的日子。领了蛮多不要钱的复习资料,听了很多考研机构宣讲会后,因为没有信心便报了某机构全程辅导班。那个暑假,去了辅导机构的集中学习营,因为没有回家,所有考研的事情也被我妈宣传得四海八荒人人皆知了。
考完后回家等成绩,成绩出来后在家再也待不住了,见面就会被问考研成绩怎么样,而我那次的成绩真是差到难以启齿。
早早地回学校伤心绝望了好多天,问了很多读研和工作的学长学姐的建议,决定把考研当做一个执念放进心里,寻找合适的机会再战一次,然后就开始写简历和跑面试了。
第二次考研,想清楚为什么而二战
工作一年多,换了几次工作,和本科专业都没关系,但是都和新媒体和运营传播相关,所以我开始考虑要学习更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于是我的二战之路开始了。
这一次,我又开始迷茫了,又该怎么选择学校和专业呢?
先回顾了下第一次考研的经历,分析了失败的几大原因:
1、 对报考的专业没有兴趣,学习起来比较被动;
2、 英语底子很差还要坚持报考学硕,英语一让我输得很惨;
3、 英语需要我花大力气来啃,工科专业课很难,所选专业还要考数学,每一科都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
4、 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用“坐班”时间来反映努力程度,真正的有效时间很少;
5、 大家都知道了我要考一个很好的学校,心里压力很大;
总结以上后,我整理出下面几点:
1、 选一个感兴趣的专业,主动学习;
2、 时间经历有限,需要规避弱项,专硕英语二会好很多;
3、 不考数学的专业,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课学习;
4、 用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来衡量自己的付出,不要为了学习时长低效率学习;
5、 目标不能过高,在尽自己努力的情况下有机会够得着的为宜;
6、 没必要告诉所有人我的决定,瞒着家人和一些朋友开始准备。
综合以上因素,我选择了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目标选择好了,下一步就是搜集资料,论坛、qq群、微信公众号搜索关键词,找到和我目标一样的群体,从这里知道了应该买什么资料,复习什么内容。
准备好专业课资料后,埋头学习就好了。因为我10月中旬才开始准备,时间比较短,我直接找以前考过的同学购买了专业课真题和圣才出的通用教材,绕过了一本一本啃教材的过程,直接针对考试学习笔记和历年真题。这也是我专业课分数不高的原因,但是算一下我的投入,116和105的分数还算不错的产出。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准备,可以试一下这样的捷径,但是仅仅是为了考试,真要学习专业知识还是要补上的。
我主要想分享心路历程,学习方法上就不多说了,我因为是跨专业,所以专业课只要学了就会有收获,所以大多数时间是花在了专业课上,但是英语和政治每天都要分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不能完全忽略。政治有很多资料和很多厉害的老师,不用什么都买什么都学,要知道每一个老师都是很厉害的,选定一个老师跟上他的节奏就好了。专业课除了要学习已有教材和真题,还可以参考各个学校的一些讨论群里的分享,比如一些微信公众号都会有最新的学术消息和知识分类整理,对于串知识点记忆很有用。英语太差我就不说了…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一定要考研,你或许应该这样:
1、不给自己留退路但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2、避开软肋和高压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去选择;
3、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科目花最多时间;
4、 可以不参与讨论交流,但是要了解最新信息,这样才知道自己的方向有没有跑偏;
5、 有限的时间内能大胆舍弃,核心问题要死磕;
6、 有效的学习时间才是你的付出,不要用所谓的学习时间来衡量得失。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一个月后我可以拿着拟录取名单告诉家人和朋友,丹桂飘香的9月我又要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