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父亲节,两个儿子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给爸爸送上了节日的祝福,爸爸高兴得溢于言表,直夸俩儿子懂事。作为妻子,我也给老公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亲手为他做蒸面条(有的地方叫卤面),这是老公爱吃的,也是我拿手的。
在办公室,姐妹们会探讨蒸面条时如何避免出现“粘坨”的问题,且让蒸出来的面条一根一根地分散开来,凡按我分享操作的成功率极高。今天,我也分享一下我做蒸面条的步骤:
第一步,先将白面条上锅蒸15分钟。在蒸的过程中,调制料汁:将生抽、少许老抽、油、盐、鸡精和适量的水混合成汤汁,搅拌均匀备用。如果喜欢硬一点的口感,汤汁可以少一些;如果喜欢软一点的口感,汤汁就多一些。
第二步,将蒸过的白面条放入调好的汤汁中,搅拌均匀上色抖散后,再次上锅蒸15分钟。这期间可以准备配菜。我们家一般用肉丝豆角。锅里放少许油,加入花椒和大料爆香后,放入葱姜蒜丝翻炒,再加入腌制好的肉丝,炒至肉丝八分熟时,放入切好的豆角、少许生抽给菜上色继续翻炒,最后加入盐和鸡精,翻炒几分钟关火备用。
第三步,将第二次蒸好的面条和炒好的菜拌在一起,拌均匀后,再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即可。这样蒸出来的面条干湿恰到好处,软硬适中,根根面条散发着油润的光泽,一点都不“粘坨”。
40分钟后,色香味俱佳、香气扑鼻、松软且不失劲道的蒸面条就上桌啦!
父子俩的吃相那叫一个过瘾,大快朵颐的同时赞不绝口。
老公对着儿子说:妈妈做的蒸面条真叫一绝呀,啧啧啧,你看这色泽、这味道、这面条,真是吃了还想吃,我一会儿还得再来一碗。(老公边吃边说边从碗里往外挑花椒)
儿子也立即附和说:我也得再吃一碗,妈妈做的真是太美味了!妈妈,我们学校做的蒸面条一点都没有食欲,除了肉就是面条(儿子不喜欢吃肉丝肉片之类的),而且颜色可淡,我都不喜欢吃。
老公笑着说:要是妈妈提前把花椒挑出来就更完美了,一口是一口那更过瘾,不用再担心花椒会搁着牙了。老婆以后炒菜的时候花椒炸出香味后就把它挑出来吧,只留香味不留形,那老婆绝对堪称大厨级别的美厨娘。
这赞美我心里那个美呀,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好的老公,我记着了,以后炒菜时记着把花椒挑出来,只留香味不留形。
说过这句话,我当时都佩服我的自动式思维,这就是学习的结果。如果没学习,大概率会说:大热天辛苦做好饭还挑毛病,花椒一锅一共才几个,你捡出来不就行了,俺都不怕搁,就你事儿多呀!
学习后的我,面对老公的挑剔我没有对抗和抱怨,欣然接受老公的建议。
写到这,我佩服自己自动式思维的同时突然更佩服老公了!因为我想起叶雪白老师在一次直播中讲到的“三明治沟通法则”,老公没有学习过,却准确掌握了这个法则的沟通流程,而且运用的相当娴熟!

“三明治法则”是指:上下两片是好消化且可口的面包,而中间的馅是有营养但有点难以消化的,也就是你最核心的观点。
上层面包片:欣赏对方做得好的地方;
中间馅饼:委婉提出核心的建议;
下层面包片:期待对方做得更好;
这个沟通法是基于心理学,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情绪倾向,人都喜欢得到赞美和肯定,而害怕有人批评。
因此在给别人良善的建议时,应先赞美别人的优点,再给他一些建议,然后再送上对他的期许。如此一来,人在接受别人给他的意见时,心里比较好受,对建议的接受度当然也比较高啦!
老公完美诠释“知识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人学的好不如用的好,用的好才有结果!”
此刻,只想给我亲爱的老公点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