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各位,聚集到“人间”,不为别的,只为真的好故事。
贵州水城县代氏五兄弟干了警察该干的事,他们历时一年,奔波万里,居然抓到了杀死六弟的嫌犯。根据这则真实的故事,小说家曹寇完成了他的《水城弟兄》,导演蔡尚君拍摄了《人山人海》,国内外多次获奖。
如获至宝一般,最近几年,到现实世界取材的电影人多了起来(比如陈可辛就上瘾了)。与之对应,在特定的圈子里,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也越来越热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虚构写作兴起于美国,且发展迅猛,几乎与虚构小说分庭抗礼,它让人们惊异地发现,基于真实元素的叙事有着特别的魅力。
无论什么时代,对一个故事而言,“这是真的”都比“这是假的”有着天然的优势,优势之大,需要了不起的想象力才可以弥补。到了此时此地,“真”的优势更大了,甚至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一个现实版的故事“超乎想象”。于是我时常听到一个说法:当下中国是新闻故事的富矿。
因为“富矿”一说确有其事,“人间”这个非虚构写作平台应运而生,它推出的每一个篇章,都很想这样标榜自己的血统——本故事纯属非虚构。
“人间”的价值,唯有求真,与事实之真同等重要的,当然是情感之真。我想,在特定的社会系统里,“非虚构”不是别的,而是一种态度,它的对立面是各种假,假幸福,假繁盛,假梦,假说教,假大爱无疆。
作为一个致力于非虚构写作的平台,“人间”不想只是推动一个小圈子的既有的热闹,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值得讲述亦值得倾听的故事,在一个web2.0被高谈阔论的年代,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发现、发动更多讲述者的努力。
七月初,我去了一趟东莞。圃梓新村是一个如规划图纸般齐整的小区,住客大多是不肯住在厂子里的工人。白花花的日光下,它空旷得近乎无人区,越发显出酷暑难耐。蒸笼+烤箱模式——我的笔记这样描述当日的天气。
在新村里,我找到了蓝衣公益服务中心的小盘,“蓝衣”是一个公益机构,为附近20万工人营造一种社区式的生活体验。很快,小盘的朋友延武也加入了聊天。
原本我希望求助蓝衣,在工友中发现那些愿意记录自己生活的人,发展成“人间”频道的作者,“我们自己也写东西,”两个30左右的青年对此略略不好意思。小盘为爱好写作的工友印制小刊物,延武几个月前刚刚自费印了作品集。这两个曾经的农村打工者,如今都忙于打工者公益机构的事务,我相信,文学爱好对于他们的生活选择亦有影响。
东莞之行让我意外发现,文学在打工者的精神生活中如此重要,只不过,他们以为它将永远静默下去。
后来,我们又找到了北京的许多,武汉的小勇,他们都试图在文艺与打工者之间建立更多联系,激励工友记录自身故事。何不搞一个打工者的线上写作工坊?我们一拍即合,一个虚拟的写作工作室就有了。当然,我们也会通过线下写作培训,帮打工者更好地讲他们的故事。
在“人间”频道的筹备阶段,我和我的伙伴们一直持续这样的寻找,寻找各种民间非虚构写作群落,它们可能是松散的,甚至是潜在的,却也是有质感的、有生命力的。“人间”想做的,就是更多地激活普通人记录自我、记录生活的热情。“人间”提供适宜的环境,接下去发生的就是孵化,孵化,孵化。
在“人间”的开放平台,同志群体渴望在故事讲述中增进沟通,他们于是搭建“虹桥”。创业故事代表着这个时代的荷尔蒙去向,它们都到“浪潮”的碗里来吧。一群对城市“日常琐碎”痴迷的年轻人,组成了“市井雄心”。至于“我从新疆来”,名字即属性,即故事……这就是我们的写作工作室模式,而其它的故事聚合、生成模式,也在尝试中。
事实上,最初筹备非虚构写作频道的时候,脑袋里连这种模式的影子都没有,但“人间”的道路,似乎是必然的。有一个说法,叫“顺势而为”,您看到的“人间”,或许正是一个故事生成平台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