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发生的事,比过去25年加起来都多
复盘2020年我的人生体验:
- 第一次过年和同事吃火锅放鞭炮
- 第一次感受到疫情的可怕支出
- 第一次关在出租屋里那么久
- 第一次作为空乘,害怕去飞航班
- 第一次吃泡面吃到吐
- 第一次因为想家又担心家人深夜里痛哭
- 第一次特大方的请客,点了一桌子肉(疫情好转)
- 第一次提出辞职,结束了第一份工作
- 第一次努力认真学习,转行成功
- 第一次参加公司的圣诞活动
- 马上,就要工作后第一次过年回家了(鸡冻)
2020年就像在一杯白开水里丢了一枚泡腾片,积攒了许久的平静都在这一刻沸腾。
2020上半年:
年三十的时候同事组了8人局叫我去家里吃饭,那时候疫情还没有到人人自危的程度。我们住的偏远,几个玩得好的又碰巧赶上连休,就约了去其中一家吃火锅。
这算是我一个北方大妞第一次在落脚的南方城市过年(以往除夕飞到各处过夜),也是第一次品尝到了南方同事的妈妈做的大肉丸子,扔在锅里煮了以后沾上酱料居然格外好吃。
我们去放了烟花和鞭炮,大学毕业后已经很久没玩的这么疯了。
没几天,我的同事Y就喊我出去买面买饼干囤货,我一开始还不觉得害怕,就像老人们给我讲抗战讲长征,讲三年自然灾害讲非典,这些他们经历过的事,我都觉得离我很遥远。
甚至觉得经历过这些以后也可以和小辈们侃侃而谈,2020年中国人是如何众志成城,齐心抗疫,一起度过难关的。
那段时间航司没有停飞,我们还要继续工作。真正意识到害怕是从口罩买不到了开始的吧,每天看着陌生的旅客互相不信任的眼神,害怕,彷徨,心里也只有不断祈祷。而家里也只有我不化妆的时候出门戴的黑口罩。
公司有给我们发口罩,但是质量很差。别说N95,发的连3层的医用口罩都不是。是一种白色的很薄的一次性口罩。用这种口罩上班,感觉每天都是拿生命来赌,赌这个航班上没有阳性。
那时候大家都不想飞,出于人性公司安排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轮休,飞完两个执勤期(一个执勤期上4休2,共10天),之后休15天。
休息了就在家里吃屯粮,最多的就是泡面和水饺,那时候真的要吃恶心了。
一个人在异地哪儿也去不了,家里那边疫情比我这里还严重一点,又害怕又焦虑。
有天晚上吃完水饺在涮盘子,一脱手掉地摔碎了,低头捡大块碎片的时候又划伤了手汨汨地流血,血止住了我没哭。晚上和我妈视频的时候被关心了几句,倒是没忍住立刻挂断电话,蒙在被子里哭了很久。
常年回不了家的我,年中的时候提出了辞职,还没敢告诉家里,拿着之前工作存的继续支撑了几个月。本来家里也希望我辞职回去找工作的,收入少但是很安稳。
也许我还是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被打磨打磨吧。就想着现在已经不会比现在糟糕了,以后的路怎么走都应该是往上了吧。那就在给自己一个机会
也没有多大的野心,就是想找个一年到头能回家里看一眼父母的,给我爸妈带点年货,也算没在外面白折腾。
2020下半年:
我大学室友是做新媒体运营的,我辞职后去北京找过她,说实话很惊奇为什么能找到完全和我们工科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她和我聊了很多关于她现在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门槛低,后期不断学习空间还是很大的。
她把她当时报的培训机构推荐给了我,我报名了发现自己完全进入不了状态,可能是太久没学习了吧。但血汗钱花了又舍不得它打水漂,算是硬着头皮学下来的。
当时和我一起学的同期同学曾经的工作,多少和新媒体运营搭点边,就算不搭边的也有电脑工作的基础,没有和我一样以前是完全不搭边的吧,连打字都比人家慢许多。
那时候作业经常不合格,人家学第四章了,我还在第二章徘徊。
不过那个机构的老师对我帮助也挺大的,经常单独指导,后面加我自身努力也逐渐跟上了进度。
收获总的来说还算可以,起码在这个大城市找到了月薪8k的工作安身立命,不再是天天在家躺尸的人了。
话说回来,新媒体运营行业还是挺适合小白的,拿到offer那天我自己都有点惊讶。我真的行吗?也许吧,反正后期会不断努力向公司证明自己。
我想这算是2020年我的完美收官。
最后总结一下:
- 遗憾:由于前公司有舆情管控以及不爱拍照,so我很少发朋友圈,更别说穿着制服了。
目前手机里的制服照只有登机牌上的和我偷偷穿机长的外套拍的,没有留下那么多的美好,现在想想真的很难过。
- 收获:一个未知的未来,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希望2021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最后,路过的小哥哥小姐姐小手点个赞再走吧,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