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课后作业
问题描述:如何利用介绍的六种清单模式找到高价值的事情,形成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课程大纲
个人理解
先说一下,最被司马老师吸引的地方,有三个原因:接地气!接地气!还是接地气。司马老师可以把生活中、工作中和学习中这些细小的事情,串联起来,并且使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时间管理知识去解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我自己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自己零散的想法、习惯等,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并装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做到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PDCA的良性循环。
如何找到自己高价值的事情
找到高价值的事情,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高价值的事情的判断标准。什么是高价值的事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另外一方面是有利于增加个人收入。
在自己最初工作的时候,自己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整理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工作习惯,这样的事情显而易见是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自己虽然前几年因为这样的事情花了不少心思,但是到现在看来,自己做过的很多文件,现在直接发给客户,现在沟通就节约了很多时间,令自己有些小骄傲的是,自己的文件可以分享给整个部门的人,无论是文件,文件夹,话术还是表格,都让自己感觉到小小的骄傲。
对于现在自己的来说,除了追求职业技能的提高,也在收入提高上有所希冀,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能带来收入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说翻译成绩单,翻译论文,查一些合同范围之外的信息等等,在最初工作的几年,自己只要是客户的需求,一一满足,完全没有考虑到个人能力问题更忽视了自己的核心工作内容,现在随着经验的增长,学会委婉拒绝客户,并和客户讲解清楚其中的利弊,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文书,客户既能理解,也减轻了自己工作压力,而且可以集中精力在核心工作上,最终也提高了收入。
如何建立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建立个人的时间管理体系,需要做到两个方面:第一,找到高价值的事情,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第二,舍弃浪费时间的行为。自己在找到高价值的事情之后,为什么仍然会在业务上长进缓慢呢?存在浪费时间的小毛病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混乱不清。
对于浪费时间的小行为,自己听了课程之后会逐渐改正。减少看手机的时间,除了课程学习、记录笔记、运动、记录睡眠和家人联系等,其他时间不看手机;减少看娱乐节目(好像现在其实也不爱看),那就减少浏览网页,不得不说上次把浏览器修改了位置之后,效果贼好;找东西,嗯,自己现在已经做得比较有条理,以至于新员工都在借鉴我的文件夹分类方式;无效社交,减少自己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自从听了司马老师音频,基本上都不看公众号了,除了行动派之外;碎片化学习,自己之前就是吃了碎片化学习的亏,原来自己一直因为碎片化学习没有他人学习效率高而自卑,认识了司马老师之后知道,自己不是学习效率低,而是自己更适合系统化的学习,现在每天坚持看书,很充实。
最后说这节课最珍贵的六大清单,每听一条,自己都在想自己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使用哪个清单思维,终于给这些琐碎的事情找到了理论依据。澄清需求,这个比较适合自己负责学术项目和给客户整理资料,整理一个I-20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是什么?最核心的信息是什么?我需要和哪些部门对接?项目什么时候结项?如何把项目的成果可视化呈现。自己终于可以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去思考这一件事了。挖掘诉求,比较适用于写文书,客户申请什么专业?申请动机是什么?学校希望看到申请者的什么优势?学校如何帮助申请者实现职业目标?找准问题,适用于客户投诉的时候,客户为什么投诉?抱怨的点在于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确定关联,适用于转接客户,如何使客户放心,前后服务端口的连贯性是什么?是否交接清楚?确定可行性,适用于网申提交、做成绩认证等,提交需要哪些材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可用?正确思考,比较适用于客户的整体规划,3月份进入体系和10月份进入体系分别该如何规划?如何让客户在有限时间内达成最好的效果?这六大清单使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条理,不再慌乱,过去的进步是基于经验的总结,现在的进步,是基于理论体系的形成。
最后,树立统筹观念和循序渐进形成个人时间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树立全局观,并且有条不紊,以平常心去学习和形成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切忌一口气吃个大胖子。(捂脸,现在已经是个肉墩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