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越发深刻体悟到世界、人生的玄妙,又苦于看不透,想不清,所以做出很多事与愿违、不明所以的事,又经常惶惶不安,感到虚度了大好光阴。
要想活出真正的自己,不浪费此生,首先得活明白,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现在看到未来,透过事物看到规律,透过有形看到无形。用薛兆丰老师的话就是学会看见看不见的。真希望能长出双天眼,一眼就能望尽时间长河、看到事物背后、看穿现象见到本质、洞悉世界、自己和别人的真实需求和思想。用天眼帮我导航,一眼看透人生迷宫,帮我轻易绕过障碍,避开死胡同,直接找到最简洁最顺畅的路径直达出口。
找来很多提高认知的书看,越看就越觉得心虚,越发看到自己的愚钝而又冥顽不化。虽然自以为在生活中一直力图找到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做事,而且相信万物一理大道至简。遵循简单、淳朴、自然的行事风格。但仍然经常好心办坏事,活得并不舒展。
这几天突然想到道德经。这不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根本经典吗?阐释世间遵循的规律,还有什么能比道德经更加透彻的阐释天地运作的规律呢?刚学开篇第一章,已觉天地不同。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说出的道,不是恒久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恒久名。的这是道德经最经典的警句,很多年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也是因为这句话。当时完全不知所以,认为在故弄玄虚,为什么不能像西方文化用语言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一点一点梳理清楚,就像油画把每个细微动作表情和景象都用色彩、光影、透视方法呈现出来一样。在我同时看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中14世纪的油画和西藏文化艺术展中布辇图(据说是宋代仿品),和宋代、元代的佛像、瓷器和唐卡之后,我的认知彻底扭转了。原来写实主义,所能呈现的多数只是事物表面的样子,逻辑能说明的往往是人能意识到的内容,这只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在事物表面之下的精神层面的内容,人意识不到的事物背后的本质,自然无从说起。即使能看到感知到的部分,受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也不可能用语言表达完整。自此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高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了初步认识。
道德经中的道包括三层意思: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人事之道。作为宇宙法则的道就体现为自然之道,在落实到人的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事之道。反之,人事法则的道又反映着自然规律之道,反映着宇宙本源之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宇宙看成一幅全息图,事事处处体现的是宇宙本源的同一的道理,符合人道的定符合天道,反之亦然。大道至简根源就在于此吧。永恒的终极的道是万物之源,是超越了一切具体的道理和规律的根本性的终极的道,因而无法言说。
能够用语言表述的事物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实体和价值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不是恒久存在的。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让人们不但看到当下,同时能看到未来,看到变化这一固有规律, 破除偏狭和我执。
道是抽象概念,名是具象层面,道是运作的根本,名是道的呈现。我们平时多用功在名上,在具象的事物,可见的实物上,而往往体察不到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不在道上用力用功,因而事半功倍、事与愿违。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万物生成之前混沌的状态是万物的起源,万物生成之初的状态是万物的母体。因而有生于无,有是万物的母体,万物皆由此孕育而出。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徼 jiao 意思是终极)。所以从无中体察万物起源的奥妙,从有中发现事物的道理。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无和有虽然叫法不同,但来源相同,都是很玄妙的,这就是万物一切奥妙的根本。
我们做事情都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超脱的眼界,着眼于本质和根源,即常无欲以观其妙;一是深入的实践,唯有深入,才能观察体会其中的道理,即常有欲以观其缴。我们容易犯两个方向的错误,一个是把精力全部放在事情和事物之上,只顾低头做事,不注意发觉事物运作的规律,常常在用蛮力,做错事,或低效的做事;一个是陷于学习、思考疏于做事,思考和学来的东西终究不够深入和透彻,以学习思考为指导,通过实践获得和验证的东西才是对自己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实践中还要特别避免不用心,不专注,看似在做,因为没有用心,从中也领悟不出规律,不能得到应有的收获。所以做事,务必要用心。
仅仅这短短一章,就为我打开了时间和事物背后的两扇门,我要寻门而入,继续探索老子的天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