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爸常讲一个故事:少林寺是怎么练轻功的?挖个两米的深坑,里面垫100层麻袋,每天拿掉一张麻袋,每天跳三次,时间长了,就可以从深坑跳到地面上。意思是鼓励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能有巨大的变化。
曾经真的想挖个坑试试,但是到菜园子挖了两铲子就累得放弃了,所以一直没有实践。
长大后,慢慢能领会这个故事传达的道理:比如读书写作,一开始觉得很难养成习惯,于是每天读10分钟,写50个字,一个月之后自然而然就读到了一个小时,写出了三百个字。小半年过去,每天读书听书两三个小时,写一两千字,已经成为习惯一样自然和快乐的事情。越来越感悟到,这个故事里除了蕴含了“坚持就是胜利”的大道理,还有一层长期主义的启示。
如果没有一个长期主义的信念,想要一下就跳两米高,怕是看不到每天一层麻袋厚度的进步,也坚持不到100天。有时候生病了,摔伤了,可能要十来天才能揭掉一张麻袋。就像有时候突然暴吃了,可能又要一两周才能回到最佳状态,不知不觉又拉长了等待的时间。
生活中有太多让人窒息的深坑。可能是臃肿的身体,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拥挤混乱的房间,一团混乱的工作……我们大多把懒惰当隐忍,找借口拖延和躲避。然而真正需要忍耐的,是改变的漫长过程。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抱怨,是微小的行动和改变。
对以前的我来说,超重一直是个问题,三十岁以前,常年稳定在140-150斤之间。也不是没尝试过各种减肥方法,但是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和脂肪记忆难以改变,而年轻时急功近利的我,又经常无法接受漫长的螺旋式的进步过程,总想一次性搞一个大新闻,瞬间瘦成闪电,结果就是节食或者吃药快速瘦了10斤然后又快速反弹。
如今体重已经不是困扰我的问题了,虽然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十斤,但我知道,只要坚持每个工作日中午去爬山,只花坚持极少的钱买食物,我就能够慢慢地瘦到理想状态,我开始潜意识里相信:减肥是个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的事情,是连续一年每天少喝一杯奶茶,少吃一串烤肉,少吃一个包子。
随着减肥,阅读,写作成了习惯性的行为,我的大脑也可以有精力去思考更多的事情:工作上,困扰你的深坑是什么?
是职业瓶颈。虽然技术上很好,历任老板对我的评价都是学东西很快,产出很高效。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缺乏思考深度,缺少全局思维,情商低,所以晋升一直是个坎。一度有些自暴自弃,自我设限,认为大局观、情商什么的对我来说太难了,反正也学不会,干脆不要学了。舞剑也助长了这种想法:你就做个简单的人,自己开心就好了,不要勉强。
一度也洋洋自得,自己能够以60分的精力做到八九十分的成绩,剩下来那十几分,就随缘吧。长期的自我麻醉,不知不觉让自己就陷入了事业停滞的深坑。是的,打下“停滞”这个词,让我发现,自己还是有一点事业心在的。虽然还不明确这点事业心到底应该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上。
以长期主义来看,我倒也不必立刻想清楚工作上的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先把手头上的减肥和断舍离目标达成,未来事业的事情每天多想一分钟,然后每天想五分钟,相信会有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
------今天的断舍离打卡------
扔掉了几件衣服:一件很喜欢,穿了很久的黑色雨衣外套,但是内里涂层破了,穿着也不是很舒服。一件没有场合穿的设计奇特的拖尾连衣裙。
一堆囧囧的贴图成品:让他挑了几个保存,好空出来书架给以后的新作品。
一些曾经迷恋的女明星照片:赫本,范冰冰,费雯丽的各留了一张,剩下的拍照记录,然后清除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