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玉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参差举着五彩封面的童书,“嗯嗯嗯——”“读我的。”“老师,我的好看。”这样的画面在过去的一学年已成每节课前的序幕。

可惜,分班了。

甚是怀念!

一张张面颊绽放,眼神里是期待,是激动,是向善。这样的画面背后是精心挑选图书的一番思考,一次购买,一遍翻阅。一人一本经典儿童文学,举起来就是满屋子的书香,何况在一年中的200天里我的朗读声的鼓动下,人手都是成套的书籍。这些书只是一粒粒小种子埋进了孩子的某个细胞里,倘若遇见一位喜好文字的老师,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潜势会令人欣慰。

教育是“慢”的艺术,如同种庄稼,可农时却比庄稼长。过去一年刚刚埋下了种子,又得重新换块农田种植。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习惯在报名的当日选一个笔记本坐在第三排座位,招呼孩子们来写写自己的姓名,喜好,爱读的书名。无需大声吆喝,静候观察力不错的孩子来到我身边,请他坐下,依次写来。随着从教的年岁增长,初次见面,我的话少了,不再聒噪,指点,评论,只是用微笑用眼神用静候。观察,倾听,觉出。家庭教育水平也能了然。

男孩刚坐下,“你是男是女不晓得?性别写男。爱好,爱好是什么?”妈妈手指着笔记本上的提示催促着。一个可怜的孩子!

一位年轻的妈妈坐下拿起笔,我微笑轻言细语:“孩子自己写。”孩子握笔,妈妈开腔了:“字写好看点,最喜欢的一本书,你就写马小跳。”一个越俎代庖的妈妈!

“六班教出来的孩子字都写得大。”一个好下定义的妈妈!

“写什么呀?”一个男孩怯懦地问,没等我说:“看看要求。”“坐下来。人家怎么写你怎么写。”一个命令的语气!

碍于脸面,不便在第一次碰面给年轻的爸爸妈妈提出不是。

从孩子们写下的喜欢读的书名,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个别孩子写到《绿野仙踪》《今天我是升旗手》,大部分写下的是学校推荐书目《西游记》《三国演义》《神话故事》,这些书当然是好书,但是这悄悄地告诉我一个事实,除了学校要求的必读书目,家庭或者原来的老师没有提及或者介绍一些经典童书。

于是在下午的预备课上,我将推荐书目发到新建的班级群。梅子涵推荐书目77本里《时代广场的蟋蟀》勾起我又一次记忆,上学期,一个孩子举着这本世界经典之作送到我面前,翻开第一页就沉迷其中,花两个夜晚读完,并写下了自己的随想。今日就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回顾,很有滋味。

提及梅子涵,顺嘴问了:“认识梅子涵吗?”七个孩子笑靥如花:“是儿童文学作家,是教授!”而这七朵花儿正是与我相处一年的孩子,很是欣慰,他们记住了一位一直为儿童文学作品传播做着事情的阅读点灯人。

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师包括父母,父母虽无教师之名,却从孕育孩子的那一刻起便行教师之实了。教育者要对孩子的宇宙有所作为,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宇宙有所作为;要对孩子的宇宙有所创生,必须从自我宇宙的创生开始。

作为课堂上的老师,我未曾想过停止生长,所以孩子推荐给我的书,我去读,去创生。那教育里占比百分之七十的家庭教育执行者父母怎能不有所作为,有所创生呢?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且相互促成的关系,用布伯的话来说,就是“相互玉成”的关系。送给新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停止呵斥,停止唠叨,静待孩子的思维开花。

期待新班级的孩子们跟父母们相互玉成,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要求,给爸爸妈妈布置作业——阅读,让家庭里的阅读成为呼吸吃饭一样的事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即将过去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回首走过的这一年,我想很多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 一年中,我们每个人...
    武当功夫传人郑师和阅读 2,773评论 0 0
  • 听到很多朋友在说,无聊,一点意思都没有。听到,便问,为什么会这样想,会觉得生活无趣,事实上,没有无聊的事,只有无聊...
    七爷拉勾勾阅读 1,209评论 0 1
  • 1 早晨,在跑步机上跑步的时候听喜马拉雅的叶武滨老师讲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某章节中,叶老师提到了一个词“烂开始”,...
    瓜子向日葵阅读 13,585评论 134 384
  • 补充学习hibernate 一、概念 Hibernate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的ORM(对象关系映射)工具。ORM工...
    取名废同学阅读 6,8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