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2:13-23
这段圣经马太简单的报道了三个连续性的叙事:婴孩耶稣下埃及、希律杀伯利恒婴孩、耶稣回拿撒勒,和相应的三个旧约先知的诠释:耶稣是新的以色列、以色列的受苦、耶稣救恩发源之地。其核心部分仍然是希律与耶稣的矛盾之中,所带出的救恩预告。
希律在马太手下就如同出埃及里的法老一样,他首先具有邪恶的手段和计谋(法老:借苦工、收生婆的计谋,希律:借博士的寻索)其次两个者更相似的是他们的残忍,他们的残忍都针对婴孩,希律想要杀耶稣,杀不成耶稣恼凶成怒杀了所有伯利恒城里的小婴孩。马太就是将希律与法老相对,来作为耶稣下埃及和“新出埃及”的背景。
耶稣下埃及---被诠释为新的以色列出埃及(13-15)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救赎事件,常常是作为原始事件,被反复进行诠释;但是被救赎的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背叛,也同样是作为典范被要求警戒。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再次从埃及上来,不但预示着耶稣将带来全新的救赎;而且在太4:1-11也呈现出与以色列在旷野之中背叛完全相反的情景。
伯利恒男孩被杀---被诠释为以色列人的苦难(16-18)
当马太使用耶利米31章15节经文的时候,其实看到的首先是拉结生便雅悯的时候死在以法他(伯利恒)的路旁的故事,也应该明白耶31:15这节经文之中,是提到回归路上即喜乐有悲伤的情节。其悲伤是因为所期盼的巴比伦回归之中只是剩余部分,为此耶利米以拉结作为以色列之母为那些在巴比伦所苦而亡之人哭泣。而马太使用这节经文之时,除了很合乎当时以色列人在伯利恒(以法他)被一个外邦人君王希律所杀的凄凉情景;其实应该还有像耶利米一样,表达以色列在苦难之中期待的意涵。
耶稣为拿撒勒人---被诠释为救恩的发源(19-23)
虽然有惧怕大希律之子亚基老作犹太王的情况,但更重要是因为被主指示最后住在加利利成为拿撒勒人。当然关键地方在于耶稣被称之为拿撒勒人的话,学者很难判断到底是应验那位先知的话,但是基本上与两个事情有关,首先可能与赛11:1之中的枝子读音相似。其次当耶稣升天之后,门徒传扬福音之时,被当时以色列人判断为是跟随耶稣的团体(徒24:5)。不管如何马太将拿撒勒作为救恩发源的地方,就如同救恩从耶稣的根部有一枝子发芽一样;不管是法老、是尼布甲尼撒、还是希律,他们以强势逼迫上帝的子民,让上帝子民在逼迫之中受苦。而我们就如同拉结一样坐在以法他的路旁哭泣,期待着上帝的拯救;而上帝的救恩将奇妙方式(以软弱的方式)摆脱这个世界的权势而赐下救恩。
今天的祷告是,主啊!我就如同那座在以法他路旁的拉结一样,为着那强势的老亚当、老法老、老希律,在我内心之中对我的伤害而哭泣,并等待这你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