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我比世界晚熟》。

没有刻意去找,在家附近的24小时图书馆闲逛时,无意中看到,就借了。

读了开头后,就觉得,哇怎么跟我这么像,迅速就产生共鸣了。

他说他不爱跟人打交道,感觉自己比别人慢半拍。同龄小伙伴一出社会,似乎无师自通的就融入社会,游刃有余,而他,却还死守父母和教科书的教导,各种不适应,无所适从。

想当初,初出社会,我也是啊,不知道该怎么办,格格不入,不得要领。

而且一些事情,被教育的和现实完全两回事。我们被教育做事要勤勤恳恳,不要偷奸耍滑,可事实是,那些会钻空子的人,会被视为正常,勤勤恳恳做事,却会被视为异类。

他害怕与人交涉,他们总会因为他的不同而嘲笑他;他换了很多工作,他总是在把招聘要求读很多次,确保自己符合上面的每一条后,才会去面试,因此找工作总是一击即中;不想在一个地方工作太久,因为一旦混得脸熟了,需要打招呼社交了,他就开始心里有压力,于是就辞职了;他在与人合伙做生意时总是不属于主导一方,比合伙人干得多也不会觉得不公平………

很多方面,都跟我那么像。不过我感觉,他要比我严重一些,我的症状比他要轻。

他的一段经历,我挺羡慕的。就是他30岁的时候,历经20多天,从广州出发,沿国道骑行到了北京。

我也真想有这种经历,我感觉这样的经历会给我不一样的力量。

在20多年的天南海北频繁换职业后,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那就是写作,并且终于定居了。

书中不只一次,他抱怨父母,没有给他适当的引导,导致他在人际关系方面无所适从。

可是我总觉得,他的这种敏感的性格,是天生的,就算他的父母,会给他引导,也许他会好一点点,但并不会让他变得跟别的人一样“正常”。因为他把后天影响看得太重了,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是出厂设置。父母的影响不会根本改变他敏感的性格,他如果能养个孩子,也许就能领悟到这一点。

他换了很多工作,但是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在向下找。我佩服的是他虽然一直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但是并没有因此蜗居在家,而是一直都在工作养活自己 。

他的书打动我是来自于他的真诚,让我感受到,在这世上,原来还有一个跟我这么像的人,原来我不是个例,原来即使是这种性格,也可以把自己的身、心都安顿下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