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聊了聊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刘亦菲和一个华裔男演员演的。
朋友看后给这部电影的结论是六岁以下看。我们讨论了一下男主的颜值,觉得并不是很OK,好像与国内大众审美有些偏差。我觉得可能是更偏欧美的那种审美吧,不过经朋友一描述果然觉得很逗。特意去豆瓣看了一下平分5.9。
我们对迪士尼的印象还保持在动画阶段,所以真人版的接受起来有点尴尬,毕竟是针对儿童的。迪士尼产业很大,大到主题乐园小到服装饰品。受众面也比较广,所以电影不能带着成年人的期盼去看。
迪士尼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的老式情节,每一部卡通里面都有一两首经典的歌,每每听到就让人产生一种百老汇场景,并且这种风格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烙印。这种歌舞与人物情节融合的感觉就像冬天傍晚吃饱饭坐在木屋里壁炉旁听故事一样温馨,给人一种美好的愿景。这种祥和幽默的情节和人物足够抓住观众的心。与欧美动画并肩的应该就是发达的日本动漫产业了。
日本动漫真的与八零后最为贴近,当时电视台也播过很多,如《铁臂阿童木》《阿拉蕾》《灌篮高手》《龙珠》《美少女战士》《柯南》《机器猫》等,那时有一个话题一度被吵的很凶,说日本要靠动漫产业腐蚀国内小朋友的思想。后来接触了日本宫崎骏动漫,被深深折服了,在我心中宫崎骏是日本动漫的集大成者,他简直是一个动画界的哲学家,当然宫崎骏的动画离不开久石让多变风格的交响乐。这种搭配感觉有别于欧美动画那种直击心灵的热情,而是像初春站在田野间感受春风缓缓拂面的小美好。
如果要比较出个高低,我更倾向于日本动漫。更加贴近国人的价值观。虽然迪士尼动画也在强调塑造英雄主义和正义,但是可能情节做的过于饱满,似乎缺少了那么点儿人文主义的思考空间。迪士尼对于中国题材还是要慎重,弄不好容易踩雷。
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