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真我中,活在真相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来自:QUAND

最近朋友家中发生了一些事情: 她的父母一直不合,家庭气氛非常糟糕。他们夫妻带着2岁的女儿住在父母家中,一直觉得倍受煎熬。

这其中我疑问的是,为何他们一家人不单独出来住呢? 为何非要和父母住在一起?虽然徐先生给了我解释:说他们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希望能省一些开销。并且朋友一人无法独立照顾孩子,她的老公忙于生意,也不想总是因为孩子的事而被叫回家。

这样的解释,对于从小就独挡一面的我来说,真的是不容易理解。

这次去大理,听客栈老板闲聊说到“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 这里面隐含的讽刺意味是,莆田男的大男子主义以及福州女的娇气。

联想到我这位福州的朋友,在她身上的确能看到娇气的一面。但我实在没想过这会是弱点。因为可能在我心里,那种示弱与允许别人帮助的姿态,是我一直试图去学习的地方。我不认为人,尤其是女人一直坚韧就是好的。

但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个天秤两端的问题。坚韧与娇气,这两者是需要平衡的。所以需坚韧之时,应一往无前;而需示弱之时,也要放低姿态,流露脆弱。到底该做何反应,是需要看整体的情况而定。如果一味坚韧或一味示弱,而缺少了天秤另一端的力量,那就会带来现实与心灵层面的问题。

比如我的婆婆就是一味坚韧,而不允许自己流露脆弱。在该休息时,不休息。在可以示弱时,却以抱怨来收场。这里面除了本身的性格模式以外,还有内心不被爱的匮乏感所造成的。无法信任别人,即使自己在无能脆弱之时,仍会有人来爱自己。个人的价值必须体现在外在的努力和上进中,一旦停下,自我价值感就会消失,爱就会消失。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其实这句话背后也隐含了微妙的含义,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发展出坚韧吃苦的一面来。但无论何种情况下,女子本身仍然是阴性的,是需要柔软和脆弱的。这两者应该同时在一个女人身上有所体现,而不是舍此独彼。

脆弱没有错,坚韧也没有错,世界所有的存在都如同太极中阴阳力量的平衡运动。没有谁是好,没有谁是错,我们每一个人要发展出来的是中庸之道,是太极中的平衡之道。

所有的事物都在运动与转化之中,没有停息。千万不要用固定的标签或思维来定义或批判别人,更包括自己。

昨天聊天,我对先生说到自己对于朋友家所发生之事的困惑。他回我一句:“你以为谁都像你这么勤劳能干!” 呵,他很少赞美我,冷不防表扬我一句,我竟表示出了怀疑,回他:“你是认真的吗?”他点头确认:“当然是认真的啊!”

听到别人表扬自己,心里不由地美滋滋起来!我从未想过自己是能干的,毕竟我现在辞职在家,经济方面全靠先生支持。

或许是这个阳性竞争的社会,造就了我这样的错觉,只有事业有成,才能称之为能干。也或许是我受妈妈的影响,心里总是容易否定自己。当先生表扬我能干的时候,我是有些意外的。

我不禁回想,到底哪些地方让他觉得我是能干的呢? 女儿由我一手带大,不用老人费心费力。他整天整夜泡在公司加班(是真的在加班),我很少因为家里的事让他分心。家里的环境也被我布置的别致而温馨。

这样一想,我或许的确是能干的。

当先生夸我能干时,我又不由地与朋友比较起来:或许在大家眼中,朋友是不能干的,贪图享受,依赖父母;而我独立、能吃苦。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外在的评价,很容易让人迷失。如果我没有一定的觉知和反省,我或许也会认同别人给予女人们的这种比较,也去嫌恶她的依赖和脆弱。

但回想我个人的生命经历,在单亲家庭生长的我,只是逼迫自己独立起来。过度的压抑和忍耐,并没有让我过得很快乐。所以我的功课是学习放松,学习适度的信任和依赖别人。而此时我朋友身上的所谓缺点,却是我要学习的优点。与她相处时,我感受到她身上散发着令人愉悦与轻松的气场。

有时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相,而非依赖外人的评价和看法。

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愿意支持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或事,而不愿意支持真相。

但利益服务于小我,真相却服务于真我。

我选择活在真我中,活在真相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