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喜欢上奔跑,是在我高一入学那年。
学习的科目又难又多,复杂烦琐,一天到晚重复着一样的事,一天到晚被锁在一样的地方,一天到晚面对着同样的面孔,但是,作为一名学生,这些不都是理所当然的吗?
为什么呢。
或许是人流涌动,风声窸窣,昼太长夜太短。
我觉得,我不应该是这样。
学校夜晚的天空很低很低,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零星的几点光亮闪闪烁烁,远处的灯火亦如稀疏的火苗,燃烧不起来,又熄灭不尽,搁在心头,烦躁难以言说。
就是那个时候,我爱上了奔跑。
夜晚的塑胶跑道上没有阳光晒后的焦灼气味,或许是空气潮湿,跑道的颜色也深了一层,周围没有灯,很黑,很深邃。
我渐渐喜欢上了那种风掠过耳梢的触感,喜欢上了冷空气拍打在脸上的温柔,喜欢上了低微的喘气声在夜空下轻轻回荡,喜欢上了汗水静静从额头淌到下巴的满足。
那个时候啊,什么都不用想,只要脚步不停,就够了。
他们说,奔跑的意义是勇气啊,从起点,到终点,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中途的气喘吁吁,是否能坚持到最后,就是看你有没有冲锋的勇气。初中时体育老师说过,每个人奔跑都有个极点,这个极点往往出现在你最痛苦,最想停下来走走的时候,当你跨过这个极点,超越这个位置,你就会感到越来越轻松,呼吸频率也会变得平稳起来,然后你就发现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地间,就只剩下了你自己,和这一条长长的跑道,你不停的跑,不停地跑,头脑放空,思想变得简单,这时候,你旁边来了一人和你一起奔跑,你转头,发现是你自己啊。
从未有过如此真实的自己,不是吗。
所以奔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王小波说,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总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是啊,我需要这样一个世界,需要一个真实的自我。
于是我明白了,奔跑,是在求真。
之前看了钱钟书的《围城》,看见方鸿渐被围在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城墙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生活啊,不过如此罢了,每个人都被围在一堵墙中,每个人都想逃出来,但他们的身份注定是枷锁,牢牢的栓住他们,栓住我。
所以,我的奔跑,不是为了冲出墙外,而是在墙里,寻一个诗意的世界,寻一个真实的自己。
然后,找到价值,继续前进。
感谢命运,感谢风尘,感谢奔跑过程中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掠过我耳畔的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