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以其人之道,难!治其人之身

假使,遇上无礼且无理的谩骂,怎么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骂回去! 那么,一场舌战即将上演。

敢问胜负?你那几句被逼出来的脏话,在对方看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因为骂人即是“以其人之道”,无需准备,就有一车。

《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被人骂的时候,他就问:“你送礼物给人,人家不收,礼物还归你吗?”骂人者说:“还归我。”佛陀就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收,你骂的一切也全归你吧。”

这才叫高明,想起一个成语,叫“绵里藏针”。看着柔软爽滑,若使力握紧,钢针就会刺入手掌。入肉深浅,不是取决于钢针的长度,而是取决于掌上的力道。如此,也才能绕开“其人之道”,治于“其人之身”。

中庸即是生活

道,办法、手段;在“其人”这里多少含些贬义色彩,或无聊,或无义,甚至无德,决不是有修养的人会选择的。或许,施此道者,以及还其道者,都不觉什么,倒羞煞旁观者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结局在未开始之前就注定了:输了,固然是输,输掉的是水准;赢了,也还是输,输掉的是自己的境界。

其实,另寻他法才是王道。世间万法万道,绝无可能就只剩“其人之道”。否则,将是人类社会莫大的可悲。

面对歪风恶行,以歪打歪,以恶制恶,只会歪更歪,恶更恶!或许可以暂时制恶,止恶,但无法根治。唯正治歪,唯善治恶!

空见,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高僧,佛法高,武功也高。面对谢逊这个杀人狂魔,自然可以出手了结他,或者断其筋骨,废其武功。然而,谢逊一腔子的愤怒和仇恨,是否就会随着他的肉体和武功的消失而消逝呢?

他的灵魂依然充满恶念,这毫无疑问。除一恶,或想重生,须先从灵魂上得到救赎。老和尚只挨打不还手,为的是消去谢逊心中的愤恨;临死之际,“希望你以后杀人时,能想到老衲”,为的是证明一件事:善良是存在的!

仁者之风,确实有感染力,谢逊受此恩泽几十年,终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老和尚已己之仁道,化其之魔道,虽死犹生。

或许,我们会说这个境界太高了,是圣人的修持。其实就在于一念之间:一念悟,是人,是佛;一念迷,就是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悄悄告诉你 我爱你 你不信 因为悄悄是个骗子 可我不是
    短腿小海马阅读 903评论 0 0
  • 撒一把向日葵,收获尘世的阳光 悠扬的岁月如诗如水,可吟可饮 漏过指缝的阳光如碎金,斑斑驳驳 轻踮起脚尖,触手可碰的...
    叶洛知秋阅读 2,823评论 1 3
  • KK的失控,褒贬不一,但至少引起了讨论。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共鸣,或者使另一部分人觉得不过是在生搬硬套的YY. 在听过...
    纳西所思阅读 4,245评论 0 2
  • 时隔一年,一起玩《天天酷跑》的小伙伴都离职了,只剩我一个人孤单地玩《天天风之旅》,连红心都送不出去……闲来无事,对...
    初三说阅读 2,11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