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伊藤:“我们是朋友”
邮差阿昌:“我们永远不可能是朋友”
《南京照相馆》以南京沦陷时期的一家小小照相馆为独特视角,借助“照片” 这一特殊媒介,以相对克制、细腻的手法,将那段不忍直视的惨痛历史缓缓呈现在观众眼前。恰似一把钝刀,虽不是瞬间刺痛,却在悄无声息中,一点点割开人们内心深处对那段历史的沉痛记忆,带来更为持久且深刻的震撼。

戏伶毓秀、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原本过着鲜活希望的平凡生活。为躲避日军屠戮,他们藏身于“吉祥照相馆”这方小小的“安全屋”,即使战争发生也只想搞到一张“通行证”活命,他们在一次次亲眼目睹日军暴行、亲身经历死亡恐惧之后,被唤醒了内心的正义与大我——
当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妄图通过拍摄 “亲善照”来掩盖滔天罪行。看似温文尔雅的摄影师伊藤一次次举起相机记录下血腥屠杀的场景,又一边企图用 “仁义礼智信”等冠冕堂皇的话语来美化侵略。他反复对阿昌说到的那句“我们是朋友”,充分体现了日军的虚伪与伪善。为了活命,附和“我们是朋友”可以得到短暂的安全、食物,甚至是伊藤承诺的2张通行证。
然而,当洗出来的照片越来越多,满眼是同胞的苦难、日军的残暴,他们决定不再为个人的苟活当日本人的帮凶,用照片换照片,将日本人的罪证藏进衣服的夹层中,等待时机将日军的恶行曝光在国际上。这些照片,记录了侵略者的伪装,更是历史的罪证,承载着无法言说的痛苦与绝望。也正是这些照片,激发了普通人反抗的决心,让我们看到在黑暗中不屈的灵魂与抗争的力量。
从毓秀藏兵,以及和王广海争吵时脱口而出那句“我从小学戏,唱的是穆桂英、梁红玉,你让我帮日军做事?”,“万一日本人真的输了呢,万一呢”掷地有声,道出她从保命求生到传递真相的心境转变以及对于希望与正义的坚守。这是中国人骨子里透出来的劲,让人明白:有比活命更重的东西。
当老金拉动照相背景布,北京故宫、天津劝业场、上海城隍庙、杭州柳浪闻莺、武汉黄鹤楼……一幅幅代表着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依次呈现,大家齐声念出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时,那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在耳畔,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这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艰难时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如同一束束耀眼的光芒,穿透黑暗,给予人无尽的力量与希望。
影片最后,阿昌决心赴死的那一刻,也勇敢喊出“我们永远不可能是朋友”。在这片没有硝烟的第三战场,我的心中也燃起了无数次的震撼和希望。照片就是证据,照片会褪色、但历史不会,这些缝在衣服夹层中照片被毓秀带出南京,最终也变成了审判日军罪行的强有力证据!
是的,我们永远不可能是朋友,我们要永远记得南京暴行。
9月3日,明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即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行的地19次大阅兵仪式。
阅兵是尽显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次,我们的国家已然强盛,我们的飞机不用飞两圈,这就是影片最大的彩蛋。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以伤亡超过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捍卫了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伟大事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历经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彻底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
就如大屠杀之前,老金曾拍下的南京人民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瞬间。这是曾经我们本应该拥有的,也是今天的我们所拥有的和平与幸福生活;这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份沉重的历史记忆,我们必须牢牢铭记于心。
《南京照相馆》宛如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历史课。影片尚未开场时,有观众在讨论,这部电影拍的什么?“帮助我们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描述,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消逝的悲剧,是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的人间惨剧。它时刻告诫我们:吾辈当自强,以坚定有力的步伐迈向未来,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中有深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