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
我想对于我来说行文大致上有两种风格,其一是经过深思熟虑,事先想好故事架构、线索脉络再逐渐给文章“增肌”的过程(不好意思减肥减多了)。第二种模式应该是胡写乱诌,经常为了押韵连文意都不管不顾的写法,这种写法带来的好处大概是可以方便写一些隐晦的事情,呵呵呵暗藏玄机。坏处显而易见:过段时间我自己也不知道哪些是包含话外音的部分了,呵呵呵因为太乱了。按照常理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一种写法的组织架构能力应该是不断增强的,但是对我来说却似乎完全相反······后来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减肥减多了导致的——没错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我现在处于的是第二种模式。
可能是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看的比较多的原因,写作文根本带不上华丽的辞藻。······好吧就是文学细胞太少根本写不出来优美的句子,因此在三年级时遇到某余大神写的《吊兰》,第一个自然段就用了四个成语!太高端完全没法比,有种被完爆的感觉。不过没关系,立刻模仿一篇,结果被胜利老师评论“为毛跟xx写的差不多呢?”童年烂漫还在思考xx是什么。
当然了,成语会的少我还是可以走(自诩)创意路线的,因此总体上跟余大神也算是平分秋色,写的《老鹰抓小鸡》单独被胜利老师拎出来表扬以后就多次拿来在各种场合套用,爷爷奶奶还在世的时候要考我的作文水平,假装苦苦思索一番以后就把这篇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佳作工工整整的再次创作出来,反向平平以后私下认为评卷人不识货,仍旧觉得这是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当然,文中的“余老母鸡”不具任何影射意义。
到了六年级期末,投过好几次的“红领巾广播室”的文章也算是被发表过几篇了,胜利老师慧眼识珠让我等七人参加省级的作文比赛,不过是以投稿的形式可以提前创作。在那一个星期的时间,和余某人玩了六天,最后一天要交稿了,没有办法中午花了一小时在他家的店里的案板上迅速胡噜出一篇就跑去游戏厅了,对没错我就是被这个家伙带坏的,初中进网吧也是,不然像我这么乖的孩子......然后比赛结束后竟然得了三等奖,完了又是一笔吹牛的资本,彼时我已进入初中生活,得知获奖消息以后去跟老洪请假,结果老洪不以为然的态度深深刺伤了我这即将在文学领域绽放光彩的新星的心,然后再度认为班主任不识货,啥也不懂。其后,对方阻挠我创作小说的事件让我更加认为他是数学机器,完全没有历史老师晓红姐姐的细腻柔情,当然了虽然晓红姐姐长得漂亮我很喜欢,但是凶起来仍旧很凶。
总而言之就是创作激情爆棚的我开始尝试写小说,题材有点打早恋的擦边球,而且剧情大概是早恋学生跟恐怖老师斗智斗勇。至今仍然记得男主角也就是我啦叫李原,大概有点追求真理的意思。女主叫谭青,其实是郑渊洁小说《智齿》里面的一个角色,用来暗指小刘同学,懂得都懂,2037027。再加上由于那时候看多了郑渊洁写的童话故事和小说,受其影响在文中把老师写成了十恶不赦放弃人籍的魔鬼,此刻依然想不起语文老师燕子姐姐看完小说以后的表情,当然了老洪不识货就没有让他拜读了。不过燕子姐心里不论怎么想,嘴上还是没有什么打消小朋友积极性的不友好态度的,只记得她说了一句“老师也应该没有这么坏吧”······随后,在班里甚至带起了一股写小说风,虽然是小风,但是包括连颈部以上颇具有物理学教授气质的朴某人也加进了写小说的行列,当时带着批判的眼光准备指导其作品时发现写的相当nice,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当时心里是真觉得写的比我的好很多,直到多年以后看完杨红樱写的《五三班的坏小子》后才在心里呵呵一笑——就说嘛当年死秃子的文学水平哪有那么高。
回想起来,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好像都在小范围内获得过作文类的竞赛奖,以致于我相当长的时间内认为作文水平就是看天赋——简单,粗暴,无需任何努力。直至岁月如梭以后的今天才发现提笔卡壳,Backspace的敲击次数就快赶上space以后,才觉得能将文字码出高度的人是魔法师,回想一下,有没有看过一个句子以后心里起了涟漪却久久不能平静,以及对一本小说爱的死去活来的感受呢?也许这些都和个人经历有关,但是我总觉得,这些本来就在文字的魔力之内,是已经定标好的内参。
啊,真要数起来,儿时玩伴中,工作和文字相关的,好像也仅有一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