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废话:
1,
招法连贯。
要有节奏和韵律感,就好象一个鲜活的跳动着的生命。
追究无理。
要自始至终对漏洞保持异常敏锐的感知能力。一旦发现,一定要狠命的加以追究。
力求造成对方情绪上的失控。
攻左视右。
当直接攻击对方主力部队不能奏效的时候,通过对敌方败退道路上敌军的威胁,达到以敲牛皮糖的方式积小胜为大胜的目的。
无事自补。
你收紧拳头,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打击。
心无挂碍,才能始终心情舒畅,灵感源源不断。
该硬则硬。
这是气势转换的关键,半点懈怠不得。
人生,关键处有可能就那么几步,怎能放松!
招法细腻。
粗枝大叶将陷灭顶之灾,怎能不慎重!
先安定比啥都重要。
安定就好比军队的粮库。
要是粮库被偷袭了,军心就会立马涣散,处境维艰!
2,
陈毅同志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为什么愿意用小车去推它?
天知道。
3,
何为天才:
某年数学系主任说就是口试,学生先选几个话题,高斯院士挑一个听你扯,他觉得行你就行。
整个班只有黎曼同学过了。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转系。
他在19岁时“决定了要搞数学”才成为数学教授的,之前并不是实力不够。在当上院士之后,数学颁奖学界正在苦思冥想新的荣誉称号。
去年被纳入高中奥数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他小学搞得玩意。
他家不是很有钱,但是他小时候在北京有个政府官员的后台供他读书 。
后来他每个学期都和系主任表示自己又发现了三个数学分支,求开课,系主任说:"你上个学期的手稿我们还没搞懂,没人能讲你的课啊。"
高斯表示自己讲课,被系主任一句:“还有更多领域等着您去发现,请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今年的学生身上。”高斯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新手稿交给系主任。
在数学界的一句话叫做"高斯会给后辈点机会"。
是说其他人独立发现的“新定理”,说不准就是高斯在十年前已经记载在手稿的东西。
“我也懒得争到底谁先发现的,反正我肯定名留青史。”
4,
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找到什么样的老婆。
前者体现品味,后者体现魅力,
二者之间的差距体现能力。
开发产品,三分是设计,七分靠打样。
所谓:三分画七分裱。
5,
节奏是最难学习和掌握的,但一旦得到,就永不会失去。
吃饭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呼吸的节奏,走路的节奏,喝茶的节奏,递眼神的节奏。
休息的节奏,娱乐的节奏,安排日常事务的节奏,乃至做表情的节奏。
对这些节奏把握得越好,日子过得越坦然。
6,
一件商品若能成为礼品:
满足人们的极大文化好奇。
又能表达中国人的“样儿”。
体现交往时国人讲究的那个分寸那份体面。
7,
贫乏年代过来的人,对商品的第一定性是种类物,而不是特定物。
看见东西先分类,猪肉牛肉皆是肉,青菜白菜都是菜。
至于这是什么牌子的肉,那是什么产地的菜,这都不是优先考虑的内容。
有就不错了,想别的没用。
时间久了,整整一代人思维定型,不优先考虑变成了不考虑。
在他们的眼里,一盘青菜贵过牛肉过于颠覆,无法理解。
只能到自己的人生经验里找理由来合理化这件事。
也就是老辈人常挂在嘴边的:你被人宰了。
成长在物资充裕环境里的人,对商品的第一定性是特定物而不是种类物。
特定,指的可以是某一品牌,也可以某种特点。
我们追捧褚橙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个橙子。
我们知道酒店除了睡一晚之外,看的是街景还是海景价钱大不一样。
我们知道寿司的鱼一般只选哪几种,用的那种饭叫做醋饭。
人在不熟悉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倾向于先归类到种类物。
比如老外管馄饨和饺子都叫dumpling,但我们中国人自己知道这哪里是一回事。
8,
和,是种关系,是种平衡,是传统精髓。
和,可以是和稀泥,可以是统筹平衡,可以是齐心协力,可以是殊途同归。
和包含太多的意思,但意义是简单的。
以和为贵。
和气,和平,不是手段,是目的,是目标。
和,有时的代价是很大的。
和气,和平,背后是多方利益的纠葛,经过斗争谋略权术,臻至“和”的状态。
可以说和平的代价是沉重的。
和,是强者的权利。
美国人可以说和平,伊拉克阿富汗可只有挨打的份。
9,
失败是一件光明的事。
10,
比武的秘诀是:
头不躲。人的头快不过人的手。
做市场也一样。
强大的竞品来了,直接和他干。
TMD,有什么了不起,都是一条命。
怕他个屁!
乱棍打死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