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必须存在?

有潜在目的的写作,和漫不经心地发挥,最终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不能说谁对谁错,或者哪个坏哪一个好,仅仅只是形式有区别,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区别。可能最终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差多少。

所以,不必纠结是否要给自己一定压力。

像在工作一样,总有人认为,做某件事,心底必须有石块压着,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会"龙飞凤舞,天马行空",最终脱离轨道,偏离理想航线。

挣了线的风筝即使飞的再高,也有掉下的时候,他们这样想。

果真如此?

而我认为,写作时,对潜意识的"束缚",可有可无。我们天生的思想,潜移默化被身边人事和环境的影响,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露出蛛丝马迹。抓住这一点,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写什么,怎么去写。

完成文章后要重温,进行更正,修改。如若发表到公众面前,还要听取他们的部分建议,甚至拿捏着照单全收。这个"自纠"的环节异常重要,也是所谓的吸取"教训"。每一位作家都得对之前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可以知道,我们"无意识"创造的东西,一定程度上,代表自己内心想真正传达的感情。且这种情况在我们"有意识"地朝理想方向靠拢时,也有可能显现不出来。

所以经验老道的前辈会提到,要用自己的"已知思想"和"未知意识"交错相用,灵活多变,这样的笔触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甚至最后翻阅时会发现一些惊喜。

那也许是另一个灵魂带来的礼物。



在行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