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夜的火车身体很乏累,因为昨晚没休息好!
这次我买的是火车卧铺下铺,我是第一次睡下铺,感觉没有上铺好中铺好,睡在下铺很明显的能感觉到车的震动还有车轱辘碾压轨道的声音这让我很烦躁,即便我带上耳机听郭德纲。我这个人睡觉清,有一点声音我就睡不着,而且下铺桌子下面有个灯,这个灯熄灯了也不闭,可能是起到了安全指示的作用,反正很亮而且正对着我的躺下的方位,照着我的眼睛,弄得我睡不着,这一页翻来覆去早上4点多的我就起来了。
我坐火车最怕有小孩,只要火车上有小孩基本就别想消停了,凑巧我等对面就有个小孩,小男孩2-3岁的样子,简答交谈,孩子爸爸赶着十一放假前带孩子回老家办身份证,确实现在很小的小孩都有在办身份证。
小男孩都是很淘气的,连喊带叫的,在玩,他老爸也不管只顾玩手机,期间说了两句孩子也没消停,然后就任凭孩子叫喊。
这就能看出南方和北方带孩子的差异之处,若是在我们东北,孩子不听话说了也不听,上去就是一耳光,不听话就打你,孩子一被打就哭了,然后也老实了。
越往南方越相反,孩子叫就叫,吵就吵,父母基本都不管,有时候说都不会说,我对面铺那个孩子就是南方的教育方式,孩子说了也不听,反而很皮,父亲看说不听你就自己玩吧,给孩子拿个小玩具然后自己趴在被子上玩手机了,几乎是不管孩子的。而且孩子很向是南方孩子,说话都是啊爸啊爸的,而父亲确实东北父亲。一会一句你干啥呢。 感觉爷俩很反差。
再好的脾气遇到不听话的孩子也是忍耐不住的,晚上父亲打了儿子,因为吃饭不好好吃饭,孩子被打了也不哭还很皮,我就心想是人都是有忍耐程度的,即便他的脾气非常好,没让他生气说明还没有触碰到它的临界点,只要临界点一到再好的脾气也忍耐不住。就像吹气球一样,过了那个临界点他就会爆炸。情绪也是一样。
到了晚上车厢里很热闹,听到的都是孩子的哭声,这就是为啥我不喜欢坐车遇到小孩的原因,因为小孩们一坐车就精神,家长让睡觉也不睡,你不睡家长就会变换着使用各种手段让你睡,直到孩子哇哇大哭位置。
不仅是小男孩哭,小女孩她也哭,而且我发现孩子们有个逆反心理,你越让他睡觉吧,他就不,他反而更加活跃。我对面这个小孩算皮的了,他父亲说他,打他都不哭,他爸为了哄他睡觉,吓唬他说,你不睡你自己玩吧我走了,说完也没管小孩,直接就网车厢尽头走,小孩一看慌了,就开始哭,是连喊带叫的那种哭。
我当时在旁边能感受到这小孩的心理,是无助和害怕的,其实整个车厢都是有熄灯时间的到了10点就闭灯了,小孩也是受环境影响的,没有亮光躺下自然就睡着了,依我看没必要吵着让孩子睡觉。
父母通常都是把孩子管哭才算罢休,其实我很反对这样的做法,尤其是吓唬孩子,说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越小的孩子越不要这么说,他真的会当真,即便他哭了你回来哄他,他也会当真,老是重复回给孩子心理留下创伤,或者潜意识会让孩子不自信,觉得父母是不想要我了,孩子越是有这样的潜意识,他的行为反而越活跃。因为他要获得父母的关注。因为他害怕真的有一天父母不要他们。
现在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远远是不够的,只是停留在我是父母,你必须听我的成面上,即便是南方不管孩子,但是南方的父母也是这样管孩子的。你必须得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爸我是你妈。
还有的父母看孩子不听话就开始打孩子,骂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哭了,孩子哭了却又立即去哄。这样的行为也非常不对,长期下来孩子回形成负面的神经链,为啥有的孩子一不按照他的心思去做就会哭?就是这种负面的神经链形成了,潜意识认定了,只要我哭,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我的父母就会来哄我。这种神经链长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受害者心态。
什么事受害者心态,就是凡事不按照我的心思做,都是大家以为我为敌,我永远是对的。这样的心态常出现孩子的身上,越小越多,比如小孩跑跑跑跌倒了然后哭了,这时候大人看到了赶紧抱起来说,哎呀宝贝磕哪里了?疼不疼?来妈妈打地,不哭了,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时常出现吧?就妈打地了,这一个行为就让孩子确认了,我是对的,即便我跌倒了我也是对的,地是错的。若下次他在跌倒依然采用这样的行为方式来应对,还是哭,结果家长又来了打地了,多次重复神经链加深。孩子的世界观就变成了我永远是对的,你不按照我的心思做你就是错的。为啥有时候有的爷爷奶奶带孩子一不瞒住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打爷爷奶奶?就是长期的受害者心态造成的,即便我打了你我也是对你,爷爷奶奶你是错的。
当孩子有了受害者心态后,应当及时做出调整,把受害者心态转换成责任者心态,这种心态下的心理是,我做错了是我的责任,我跌倒了是我的责任,责任者心态能让孩子很好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还是孩子跑跑跑跌倒了,家长这次不是的过去打地了,反而是慢慢悠悠过去说,跌倒了,谁让你跑那么快了,知道了吧这就叫疼,下次在跑这么快,你还跌倒,他还疼。这就把责任划分给了孩子,你跌倒了不是地的事,而是你跑快了。当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时他下回自然就不会在跑快了。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决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不同,为啥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做错事,就赖别人?就是小时后受害者心态给影响的。
我对面铺的小孩一早就行了,我虽然4点多起来了但是我很困早上我躺在那里睡着了,我睡着了小孩却醒了,爸爸依旧是自己玩手机,给小孩子拿玩具玩,期间小孩老是把玩具弄到地上发出声音,几次下来把我弄醒了,我就起来观察那孩子,孩子一把玩具扔到地上,他爸爸就给他捡起来,然后告诉他好好玩,别往地上扔,刚捡回来,小孩没玩一分钟就又把玩具扔地上了,反复很多次,父亲有点不耐烦了,把玩具没收了,孩子不干非要玩,父亲说别扔地上了啊,要不不给了。结果拿过玩具玩一分钟又扔地上了。
我在旁边观察的很仔细,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任何人的行为背后一定是有动机的,可能第一次是偶然,但只要重复多次就一定是有他的目的,我观察到孩子一扔玩具,孩子立马就看父亲,一扔玩具孩子立马就看父亲,这个不是害怕的看,反而是期待的看,我就知道了,孩子是想通过扔玩具这个事引起父亲对自己的过多关注。
结果父亲完全没有察觉到孩子这个动机,只知道捡玩具,然后看手机,捡玩具,看手机,很本不知道孩子的深层需求是啥,不但不知道,反而还在抱怨,你咋这么不听话?不许再扔了再扔不给你完了,在不听话我就给你扔出去不要你了。
换个角度,我们是孩子,我们用尽一切办法想得到父母的关注,结果父母不但没关注,反而获得的事批评,孩子的动机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请问身为孩子的我们该怎么办? 是继续用无效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还是直接告诉他我需要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