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心理学与交互设计

  • 视觉心理学与交互设计:
    接近性
    相似性
    封闭性
    连续性
    对称性
    情感性

前言

  • 用户观察和思考的规律:掌握用户观察和思考的规律,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也才能谈得上是极致的用户体验;
  • 用户体验和视觉场景通过视觉界面来实现
  • 为什么要懂视觉心理学?
    1、运用用户观察和思考的规律来设计界面
    2、构建的用户体验和使用场景需要通过视觉界面来实现
    3、更好地向视觉设计师传递设计方案

Q1:为什么分不清标题和内容的关系?

接近性:依据间距来判断彼此间的关系,空间上的近亲暗示关系上的亲近


Q2:看着一样,为什么点击后的反馈不一样?

相似性:如果其他因素相同,那么相似的物体看起来属于一组
与“相似性”对应的“对比性”
Tips:相似性:用来识别哪些是同类;对比性:表明彼此间的差异,适当引导


Q3:调整了间距,但是分组还是不明显?

封闭性:人民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 常见分组模式(点线面)
    点:使用间距方式区分信息组别(接近性)
    线:使用线条区分(相似性)
    面:使用线框(闭合性)

  • 封闭性,本质性上是对完整状态的认知倾向,比如“操作的闭环”,使用到流程设计中


Q4:怎样让用户感觉还有很多?

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者共同运动方向的物理容易被看做一个整体


Q5、整体页面感觉向一边倾斜了,怎样才会舒服些?

对称性:根据视觉元素总量的不同,来营造实现视觉平衡

“不平衡”:依靠视觉总量引导用户的视觉流


Q6:为什么页面的感觉总是不对?

情感化:色彩板书营造应用的整体氛围;


总结:

接近性:依据间距来判断彼此间的关系,空间上的近亲暗示关系上的亲近
相似性:如果其他因素相同,那么相似的物体看起来属于一组
封闭性:人民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者共同运动方向的物理容易被看做一个整体
对称性:根据视觉元素总量的不同,来营造实现视觉平衡;依靠视觉重量引导用户的视觉流
情感化:色彩板书营造应用的整体氛围;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