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念头在脑中一成形,立马联想到范爷说的:“我就是豪门!”呵呵,真是有点不要脸了。
缘起我们大家族的传统氛围,别人家的孩子——夸,自己家的孩子——狠夸!我有个表哥从小不爱读书,读完专科自己创业倒也做得风声水起。所以他在我们家的口碑就是,虽然他不是考试的料,但是他很聪明,爱交朋友,在圈子里很吃得香。他又善于从大咖身上学习,自己灵活变通,所以很多高材生,甚至研究生都在给他打工呢。
在我小时候,这一位表哥总喜欢搂着我肩,自豪地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们。“这是我妹妹,读A中的” ,“这是我妹妹,读B大学的”。老实说A中在我们城市算得上能叫出口的百年老校,但B大学仅仅是地方本科罢了。但是表哥的语气和表情,就像我获得了常春藤的全奖似的。说我当时没半点骄傲,没半点得瑟,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我也清楚自己学习上在走下坡,心中也会暗暗鼓劲。
每次过年,外婆外公大寿等聚会,亲人们都不会问小孩子的分数。有时孩子们自动表示考砸了,他们就会说下次再努力别太大压力,或者说知道自己强项弱项就能有针对性去加强了等等。每一个孩子包括我,在他们眼里都那么地优秀,那么地让人放心。有时倒是我自己不好意思起来,我真的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好,所以我又暗地为自己加油。
高考填志愿我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不用和家长商量。因为我知道自己科目的强弱,知道自己对专业和院校的偏好。即使我问父母,他们肯定也让我来决定,会说你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会说读书的人是你,以后要出来社会工作的人也是你。最后毫无意外地被第二批的第一志愿录取,其实我有点小失落,谁不幻想一下挤进第一梯队呢?但是亲人们纷纷恭喜我能读到自己报的专业,说得我都有了人生新篇章要开始的错觉。
进了大学后,亲人们碰面问的顶多就是大学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呀?听说你上周准备的那个比赛叫啥呀?至于考级,证书这些,他们很少过问。当我的数学徘徊在重考和重修的边缘上,他们仍然认为我是省心的孩子,自己的学习肯定能自己搞定。到了大三,他们总是自豪地和家里来做客的人说,她的学费生活费都能自理了,不用担心她毕业就是失业了。于是我心里又有了思考,如何能保证顺利毕业又要找份好工作。
就是这样,我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而不自知。我只知道亲人们从来没比较过谁家的孩子比我们的棒比我们的厉害,所以也顺理成章地以为其他人的家里都是一样的。直到我听了一个教育讲座,提到低年级的孩子最重要是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是保护自尊和信心,要有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我和朋友调侃,按这标准我简直就是一学霸。朋友惊讶道:“你一直都是啊,我们家里经常提起你。以前我心里还有点不平衡呢,你一直就是他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嘛,好像恨不得把我也捏成你的样子。” 我张大了嘴巴,一时答不上话。
最近还有一个事,让我更新了对自己的认识。缘起我帮一位机械维护的老员工写先进事迹,他是这方面的通才,不同型号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机子他都懂,好几次重要关头都是靠他才能按时完成合同的。我问他有没统计过自己掌握了几种类型的机械?有没加班时长的记录?或者之前几次受表彰的具体材料?想不到他竟然没这方面的数据,问他的领导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让我写写他的勤勉,他的无私,他过硬的技术等等。我纳闷怎么都这么虚的呢?没个论据何以服人?
想起之前在另一家公司,各项业绩考核都是用数字讲话的。我的数据都是前几名的,试用三个月还没转正就得到晋升。现在想来都是有迹可循的,不过当时我感恩于企业发展和贵人提携,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直到我遇到外籍设计师Kate(她是Lisa和Mike的女儿,在前文《一对外国夫妻改变了我对婚姻的看法》一文中有提及),她才是别人家的孩子嘛,读法律做设计,立志慈善工作还懂四国语言。她说我也很厉害,因为我懂粤语普通话潮汕话英语。其实我的英语就是勉强能应付日常交流,潮汕话就是听懂几个数字的水平。
我恍然大悟,原来别人家的孩子更容易看到其他人的好,因为他们不用以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所以Kate能看到我的好,我能看到别人的好。当我们际遇比较顺利的时候,我们会感恩周围的人和事;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不容易灰心丧气。因为从小不被刻意地比较,所以能有一颗平常心,不容易自卑,也不容易妒忌。我的姨婆没有读过书,她的几个儿女孙子都各有所成。当我有了孩子后,姨婆总说“切莫人前教子”,这点和不要总提别人家孩子是相通的。她还解释“孩子要留在家里教,要大人小孩心情好的时候教才有效果”,这一点我仍然在学习!哈哈,真的是走自己的路,做“别人家的孩子”!